第176章
这也是殷怜出品的影视作品里第一部争议如此巨大的作品。
喜欢的人认为这部作品制作精美,故事有趣,人物说话时候红楼味儿一点都不重,但是整体的人物感觉却很贴近原著,并没有崩坏的感觉。讨厌的人则认为这部剧的风格轻浮而现代化,虽然借了红楼的名义,但是一点儿都没有红楼的那种韵味,崩坏得厉害。
不过争议最大的是,这个剧里,不管林妹妹还是宝哥哥都是货真价实的萝莉正太,而且都不是那种特别早熟的演绎——虽然一开始观众有过争执,但是后来通过一部分粉丝科普,大家都确认了男女主演的两个少年人本身都出演过比较成熟的人物角色,是可以演出那样的效果的,但是在这部剧里他们就是一副中学生的架势……既然不是演员的问题,那就是只能是导演的问题了。
殷怜的映网账号每天都要接受无数质问。
殷怜本不想回答,后来在熟人的三番劝说下,她勉为其难地回了一句:“这就是我心里的林黛玉和贾宝玉。他们本来少年,为何要问我为什么把他们拍成了少年?”
这句回复引发了轩然大波,但是大家想要反驳时,想了想竟然又想不起来应该怎么反驳她。
当然也有人还是以老一套的“太现代”或者“不够红楼”强行批判,但也有一些人静下心来,开始认认真真地反复观看起已经播出
的几集,打算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挑出一些实际的剧情漏洞或者人物崩坏点。
先说前者。
殷怜实在没时间跟人在网上扯淡,但是她身边好多小伙伴(标注:最高七十岁最低七岁)都特别关心她电视剧的评价,如果片子的差评太多,他们就开始对殷怜进行夺命连环Call。
咸鱼装死中的殷怜:“……”
她只好强行爬起来跟人掐架。
但说是掐架,这家伙其实偷工减料得很,纯粹只是把争议最多的一些问题简单进行统计后进行了非常简单的回复:
太现代?毕竟我的目标观众是现代人嘛。
太直白粗浅不够深刻?唔,毕竟我只是一个小孩子啊。你们对一个初中生保持了太大不切实际的希望了吧?难道我不能拍个子供向的版本了吗?
蹭红楼热度?
殷怜放了个专业的十二个月实时热度数据表,简单粗暴地展示了红楼不及她本人和映网以及舆论三部曲零头的人气数值。
最后这一段她倒不加语气词了,直接说道:
“现实情况是,目前业内普遍不热衷改编红楼,吃力不讨好,叫好不叫座。这剧本我之前起码发了三十位以上的导演,你们知道人家怎么说的?剧本不错,如果不带红楼玩儿倒是可以接一接。”
“粉丝们,你们以为这都是谁的锅?”
“任何文学作品,若不能与时共进,便会淘汰消亡。我们现在很多人都还读得懂红楼,可是随着时间过去,这个故事与时代的隔阂越来越大,而没有更加符合时代的再创作予以它新生,也许有一天下一代,下下一代最终会再也不愿去读它。”
然后她直接了几个以爱读红楼闻名并在质疑她的列表上的导演:“我抛砖引玉,期待你们能有更好的影视改编。加油!”
就差说一句“你行你上,不行别哔哔”!
因为哔哔的人本身就有导演身份,所以连“我评论个冰箱难道还要会制冷”这种反驳都不好说,因为评论者本身还真就是个冰箱。
殷怜这一掐不管道理到不到位,至少力度是到位的。几位先前写了长篇大论批判这部剧的导演短时间内都没有马上回复,倒是剧粉很激动,瞬间鼓动了起来,开始热烈扩散殷怜的这些言论。
第
783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