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孝昭的余荫,又熬倒了皇贵妃,过得太顺了些。她性子又要强,怀着孕也不肯放权,一时轻敌的下场就是就被其余三妃联手给她上了一课。
果然,尚之柱最后说:“贵妃娘娘是九月二十五发动的,九月二十七才生了十一格格。”
绣瑜顿时万分庆幸自己跟着康熙出来,躲过了这些乌烟瘴气的事情,放了四个月的长假。
冬月十五,正是后宫妃嫔给太皇太后、皇太后请安的大日子。如今太皇太后年纪越发大了,除了几个老一辈仅存的几个老妯娌之外,轻易不肯见人。皇太后那里亦是如此,那位份低些的不过在院子里远远地磕个头便罢了,唯有各宫的主位娘娘们得以进入正殿,陪着皇太后说说话。
平日里有些寂寥的寿康宫顿时热闹起来。皇太后拉了温僖的手,细细抚摩着,忧心忡忡地问:“贵妃才坐了月子出来,怎的瘦成这样了?”
钮祜禄家世代名门,又已经折了一个孝昭在宫里了,若是温僖再出事,皇太后也难以面对遏必隆的遗孀舒舒觉罗福晋。
皇太后厉声喝道:“这些日子宫里鸡飞狗跳,哀家看,皇帝不在宫里,你们一个个儿的都闲出毛病来了。眼见着就是年下,给祖宗上香祭祀的日子,你们一人把《法华经》给抄出五遍来。腊月十五之前,交到哀家手里。”
宫里不识字的主位大有人在,五遍《法华经》可不是容易的差事,皇太后这就是明着给贵妃撑腰了。
可贵妃只生了个体弱的小格格,罚她们抄再多经书也改变不了这一点。已经达成目的,占到便宜的众人都微笑着应了。
没多久,宫外的福晋们也来了。寿康宫里的气氛又轻松热闹起来。几个嫔先告退回去,只剩下众妃跟相熟的宗亲福晋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闲聊。
惠妃在跟简亲王的继福晋说着大阿哥的婚事。宜妃在跟安亲王世子的福晋嘀嘀咕咕,安亲王家的七格格嫁给了宜妃的族弟,两人关系因此格外亲厚些。温僖作为身份最高的女眷接待着裕王福晋、恭王福晋两位近亲妯娌。
没一会儿,突然宫女回道:“承恩公福晋瓜尔佳氏携媳妇来给皇太后请安了。”
众人都向小佟妃投以意味不明的目光。
佟佳氏跟乌雅氏这段亲结的,可闹了不少笑话。
因为是皇太后指婚,皇帝默许。佟国纲远在北疆还千里迢迢地寄了家书回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千叮万嘱让佟夫人谨言慎行,好好操办婚事。
宫里有德妃震着,宫外乌雅晋安又是个能为的,他和法海借着佟国维的面子,请动了康熙的心腹重臣,左都御史富察马齐做主婚人,又三番两次打压鄂伦岱的气焰,屡屡叫佟家的呆霸王有苦说不出。到最后鄂伦岱看见他就绕道走,在婚礼前都没敢闹出什么幺蛾子。
佟夫人因此好生安分了两个月,纳彩、问名、纳吉、请期、亲迎六礼顺利地走下来。乌雅太太忧喜交加地送走了小女儿。
可等绣珍进了门,绣瑜和康熙去了千里之外的内蒙,晋安在婚礼后第二天就跟着费扬古大军远赴北疆。头上的几座大山一去,佟夫人的心思又活络了起来。婆婆对付媳妇的三大招数轮番上阵,塞人,立规矩,不许回娘家。虽然老套了些,可仍叫绣珍吃了不少苦头。
三朝回门那天,更是连车马都准备不齐全。乌雅太太看了女儿带来的回门礼,差点把法海关在门外不许进来。然后整日在家哭眼抹泪地骂丈夫长子不争气,不能给女儿撑腰。
满京城都在看两家的笑话。后宫众人更是巴不得佟夫人把绣珍折磨死了,德妃跟小佟妃势不两立才好呢!
皇太后知道众妃最喜欢煽风点火,这门亲事好歹是她指的,可不能叫这群人搅黄了。
“人太多了,怪闷的,你们都回去吧。贵妃和老二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