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2章
晋留下就是。”

    众人只得躬身应是。皇太后吩咐身边的嬷嬷:“传吧。去叫了九格格上来。”

    佟夫人一身石青色一品诰命服,身后跟着桃红旗装的消瘦了不少的绣珍。婆媳二人神色恭敬地给皇太后行了礼:“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皇太后微笑着叫起赐座,然后冲绣珍招了招手:“新媳妇上来,叫哀家瞧瞧。”

    绣珍年幼的时候也经常随母亲进宫,虽然没有见过皇太后,却也不怎么惧怕,规规矩矩地起身上前,在脚踏前跪了。

    皇太后取了西洋眼睛戴上,细细地拉着她的手查看了一番,又用蒙语满语轮流跟她对话。不过是些寻常问候,绣珍流利地答了。皇太后又问:“你可识字?”

    绣珍这才红了脸:“奴婢愚笨,长到十岁上才请先生来教了两年,些许识得几个字。”

    她原本是预备着参加小选的,备选的宫女都不许认字。后来绣瑜生了胤祚,对抬旗有把握了,才让母亲特意请先生教她认字。

    “这又何妨?你姐姐做了常在之后才开始学着认字,如今连皇上都夸她聪敏博学。你也该学起来才是。”裕亲王福晋打趣道:“若有不懂的,就拿了去问你男人,方便得很,没有一年保管你出口成章。”

    “哈哈哈。”皇太后抚掌大笑。绣珍红透了脸,赶紧低头。

    温僖也乐得给佟夫人添堵,半真伴假地抱怨:“聪慧识字还是小事,昨儿皇上的家书里还说,德妹妹又有了身子。乌雅家的女孩宜子,连本宫都想抢了去做弟妹呢,可惜夫人下手也太快了。”

    佟夫人僵硬地扯动脸皮笑笑,有苦说不出。

    这时门口的宫女通报:“太后娘娘,九格格来了。”

    “快传。”

    九格格一身粉红色旗装,辫子上坠着粉白的绒球,袖口绣着几只抱着球的猫咪,也不要人抱,蹬蹬地跑上来:“皇祖母安安。贵额娘安安。伯母安安。”

    她发不好满语里“请安”这个音,就偷懒说安安。因为母亲和祖母纵容,一直没纠正过来,童言童语惹人发笑。

    “快起来,皇祖母的心肝儿。”皇太后亲自抱了她在炕上坐了,笑着向佟夫人解释:“这孩子说话慢,随了她六哥。”

    皇太后这一番作态,好比一个苦黄连塞进了佟夫人的喉咙里,吐也吐不出,吞也吞不下。她心里终于涌现出些许后悔。德妃大势已成,她本人和两个阿哥都不在京城,仅凭最小的一个女儿就讨得太后如此欢喜,又有贵妃王妃相助。

    佟家没有必要放着亲戚不做,非要跟她结仇。

    第57章

    年节底下,

    紫禁城又迎回了阔别四月的主人,气氛格外热闹了几分。

    绣瑜虽然不在家,

    但永和宫还是打扫得整齐明亮,

    门上换了春联,

    寝殿换了温僖贵妃安排的“曹后重农”宫训图,正堂里供着妃位年节下该得的金玉如意,

    如意背后的墙上挂着内务府新制的“九九消寒图”。图上用虚线勾着“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字,每个字九划,

    每天用红笔填上一划,九九八十一天之后,便是春回大地的日子。

    以往这都是胤祚的活计,谁都抢不得。今年又多了个九儿,

    绣瑜意思意思填了一划,

    就搁了笔让他们兄妹两个争去。

    回宫第二天就是腊八,永和宫的厨娘依例拿红粳米煮了七八样粥,有榛松、栗子、果仁、梅桂、白糖......胤禛喜欢吃栗子的,

    胤祚和九儿都喜欢甜甜的果仁儿粥,除了这几样,旁的不过略尝一口。

    他们真正兴奋的是这日学里放了半日假,绣瑜让他们给宫里的娘娘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清穿之德妃日常简介 >清穿之德妃日常目录 > 第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