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以六十岁的高龄挂帅。
众臣心里都清楚,此战,挂帅的最佳人选是我阿哥,但碍于他驸马的身份,没人敢在陛下面前提及。
阿哥自己心里也很焦躁,他日日将把临淮营的官兵操练得极苦,闹得兵营里一片怨声载道。沈涣之终于坐不住了,他与爹爹商议,想去求一求七皇子,让他向陛下开口,却被爹爹呵斥了一顿。
爹爹说,让阿哥重新带兵这件事,除了陛下自己开口,无论谁在陛下面前提及,都不会有好下场。这些年,陛下一直没有真正原谅阿哥的这一次任性,这也是,阿哥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可是,让我们眼睁睁的看着南境百姓陷入水火,谁的心里又能安稳呢。我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沈涣之也是如此,阿哥更是。
我们谁都没有对缨姐姐说这些心事,可是她那样聪慧,早已把一切都看在了眼里。
三日后,缨姐姐没有对任何人说一声,便只身回了宫中,一入宫,她便到陛下的大殿面前跪了下去,一跪就是三天三夜,直到她体力不支,晕倒在了大殿前。
可能,缨姐姐的这番举动,终于让陛下心软了,又或者,让陛下解气了,他宣了御医来给缨姐姐诊治,待她苏醒后,又将她安然送回了临淮侯府。
和缨姐姐一同回来的,还有一道命阿哥挂帅出征的御旨。
时隔十二年,我阿哥再度跨上了战马,背起了红缨长枪,站在万军之前,不怒自威,似战神重临。
这一次,沈涣之作为副将,与我阿哥一同出征,而我,成为了大周第一位一马当先的女先锋。
大军拔营那日,帝都的柳色正新,我们在城门前,挥别爹爹,转身那一刻,城楼上,突然想起了声声激昂的《郁轮袍》。
这么多年了,缨姐姐的琵琶,依旧如昔日一般,有风雷之音。
9.
南境一战,比所有人预想的都要顺利,阿哥行军部阵无人能及,有沈涣之在侧统筹粮草,更无后顾之忧。而我策马在边境驰骋,神出鬼没,横扫八方,自第一战后,就再也无人敢嘲笑我乃是女儿身。
不到一个月,阿哥便率军夺回了被攻占的三座城池,收复了南境失地,大军主力毫无战损,依旧斗志昂扬,阿哥便趁此机会,一声令下,挥军南进。
我冲在全军最前线,除了一一突破越军的围堵,还屡次探明了越国的地势和边防,沈涣之一路替大军筹集粮草,又要帮我传达军情,更要时常领兵迎敌,简直连合眼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越军狡诈,越国地势又险峻,但靠着我刺探到的消息,还有沈涣之的周密统筹,阿哥总能得以提前布防,虽然与越军大战了几次,但大周将士还是一往无前,如有神助般,一路推进到了越国王都。
越王诡计多端,他一面派出使臣谈判乞和,一面又数度偷袭大周军,企图攻破阿哥的防守。几番来回,阿哥看清了越王并无诚意,便挥枪斩杀了来使,传令军中,于日出时分全力攻城。
日出前,我穿戴整齐,背着我自己的长枪,走出了营帐。沈涣之在帐外等我,他早已换上一身铠甲,手持佩剑,见到我时,却依旧好生温柔地笑了出来。
那一笑,让我下定决心,此战过后,我要与他厮守终生,就算要让临淮侯府去给他提亲也无妨。
不过,沈涣之好像看破了我的心思,他走向我,有些紧张地牵起了我的手,在我耳畔轻声问道,此战过后,他可否向临淮侯府提亲。我又一次在他面前羞红了脸,但还是怕他反悔一般,迫不及待地点了点头。
还没来得及与他多说一句话,阿哥便走出了营帐,此次决战,他披挂上阵,手中的红缨神枪,仍像十多年前一样寒光四射,若神装天赐。阿哥策马走到万军之前,只是回眸一眼,便让人觉得气吞山河,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