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各府女眷再度起身,去二道门处见礼。
直到第二次通报,林皇后来了后院,姜扶光这才身起整衣,率先去了后院相迎。
林皇后也是一身袆衣常服,梳了一个圆髻,以凤簪定固,手腕上缠着一串紫檀佛珠,便再无他饰,打扮得十分素净,可饶是如此,一身玄纁袍服,上头的刻缯彩绘翚纹,仍旧透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威仪。
姜扶光向她行常礼。
林皇后连忙免了她的礼数,对众人笑道:“长公主平灾治疫,贤德之名,广为传讼,今日拔空前来参加法会,定能使法会圆满,”说完,执了长公主的手,和她一并入内,“好孩子,多亏你去了杭州,不然承安侯府可就业障滔天,罪孽深重,本宫也没脸再面对陛下及天下万民了。”
仿佛现在承安侯府,罪业就不深重一般。
姜扶光语气轻淡:“毁堤淹民,实乃亘古未有之恶,皇后娘娘主张修佛塔,除了为陛下,及天下万民祈福外,也是为了以无边佛法,镇压这业障滔天,罪孽深重,以告慰天地,免招天怒人怨,实乃懿德厚善。”
这话还真不好接,林皇后脸上笑容一淡,避重就轻:“好在新安县万民,如今也能安居乐业。”
承安侯毁堤,确实罪无可恕,所幸没造成太严重的后果,也不至于业障滔天,罪孽深重。
何必紧揪着不放?
姜扶光听明白了言下之意,眼里透了冰冷讽刺,语气却十分温软:“皇后娘娘在佛堂吃斋念佛,为新安县万民祈福,还望皇后娘娘厚善,为新安县死去的三万余无辜百姓多抄几本佛经,多念几遍往生经,以减轻承安侯的罪业,令他们下辈子投胎能投个好人家。”
林皇后呼吸一滞,心中不禁一阵恼怒。
天灾哪有不死人的,不过死了三万余人,比及历朝历代的灾难,不知少死多少人,至于如此小题大做么?
她却没想过,新安县两座大坝都十分牢固,若没有承安侯为了一己私欲,毁堤淹民,两座大坝分担水流,杭州郡大小官员积极抗灾,疏通下游通路,新安县根本不会爆发水灾。
二十余万百姓流离失所,三万余人死亡的惨剧,是承安侯一手造成。
林皇后冷静下来,轻笑一声:“你说的是。”接着,又转了话,“法会就要开始了。”
南朝身份最尊贵的女人,仿佛轻描淡写的一番交谈,却令场中所有人都不禁心惊肉跳。
林皇后神态庄重亲率所有前来参加法会的内外命妇,及各家小姐们,上高台拜了佛祖。
随后众人围着高台坐定听禅。
林皇后一脸慈悲,向众僧发问:“造塔可得何种功德?”
第323章:宾主尽欢?
“阿弥陀佛,”一老僧双手合掌,“檀越懿德厚善,与我佛有缘,《僧祇律》中说:真金百千担,持用行布施,不如一泥团,散心治佛塔。”
“造塔可得十种果报。”
“不生于边国、不受贫困、不得愚痴邪见之身、寿命长远、可得无比广大之福德……”
“护法天王帝释天,是因造塔的功德而生。”
“迦叶佛灭时,有一女发心修塔,另有三十二人帮助她修塔,由此功德,此女转生为忉利天王,帮助她修塔的其他众人,也都转生为天王和大臣,合称为三十三天。”
今日来参加法会之人,皆是助皇后娘娘修塔之一,施财修塔,得果报,掏钱也掏得心甘情愿。
这一番言说,是为了募财做铺垫。
林皇后又问:“《般泥洹经》言,天下多道,此中王法最大,佛道当为至上道,此话何解?”
老僧闭目禅坐:“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享淳谨,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则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