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6章
和睦。”

    “传此风教,以周寰区,编户一千,则仁人百万。”

    “夫能修一善,则去一恶。”

    “一恶既去,则息一刑。”

    “一刑既息,则万刑息于国。”

    “坐位者当享太平。”

    “佛与法,佛为教化,法于约束,教与束,二者相辅则现盛世,证诸历史,佛教愈弘扬之朝代,国运就愈昌隆,反之,国家富强,政法清明,佛教才能愈兴盛。”

    “弘扬善法,净化人心,改善风气,乃为法布施,可得果报。”

    言明佛教于治国兴邦息息相关,皇后娘娘主张修佛塔,是为了弘扬善法,是在国法的秩序上,加上宗教、道德的规范,于兴国安邦意义之重大,之深远十分广大。

    这样看来,长公主平灾治疫救人一时,皇后娘娘建造佛塔,劝善千户万户,则仁人百万、千万。

    其深远意义,远比长公主平灾治疫功德更为重大。

    众人皆是目光闪动,皇后娘娘什么也没说,仿佛什么都说了,借了僧众之口,将修佛塔的影响说出,便令长公主落了下乘,可想法会散后,皇后娘娘懿德厚善之名,就要盖过长公主的贤德之名。

    不知长公主会如何应对?

    姜扶光弯了弯唇,笑不达眼底,她起身上前,双手合掌行了一个僧礼。

    老僧睁了眼,定定看了姜扶光良久,说了一句:“施主厚德光大,与我佛有缘。”

    姜扶光颔首:“佛说不清净布施,此为何解?”

    老僧眼皮一跳,他方才言道,皇后娘娘弘扬善法,是‘法布施’,功德广大,长公主便拿了布施说话。

    可他不得不回:“佛告诉毗耶娑,有人虽做了好事,但挟带了功利性的不清净心理,不算真布施。”

    此言一出,场中诸人便是极力忍耐,可脸色变幻堪称精彩。

    盘坐在蒲团上的林皇后面色平静,可藏在袖中的手,却不觉攥紧了几分。

    姜扶光微笑,继续询问:“佛说三十三种不清净布施,此话又作何解?”

    老僧定神看她,与她交谈时,眼睛一直是睁开的。

    “是为名利功禄而施舍。”

    “务要先雪中送炭,周济贫穷,看上不看下,只做锦上添花的事。”

    “以至诚心行布施,是故舍掉了傲慢,不是出于真正的慈悲、怜悯和同情心。

    “……”

    “此布施种种,不算真布施,不得果报。”

    老僧缓缓闭上双目:“凡布施有所住,有所执着,不管是住于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境之任何一种,只有福德,没有功德。”

    姜扶光话锋一转,又问,“如大师所言,造塔功德胜殊十种果报,那么孤该布施多少,才得果报?”

    “并不是这样的。布施无轻重,亦无大小。”

    “一个人跑到释迦牟尼面前哭诉,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

    “因为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

    “可我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呀!”

    “一个人即使没有钱,也可以给予别人七样东西,和颜施、好言施、诚心施、善眼施、助人施、谦让施、予人方便施。”

    姜扶光轻笑一声:“多谢大师为我解惑。”

    说完,她从袖中取了两千两银票,放到功德盘中。

    林皇后的脸色彻底挂不住了。

    原先是看在一国之后的威严,及为陛下祈福的名义,大家都要慷慨解囊。

    如此一来,建塔的银钱差不多就募足了。

    可谁家的钱也不是大水冲来的,哪个真正愿意大把大把的钱这样捐了?

    说好听了,可得果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扶光长公主简介 >扶光长公主目录 > 第6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