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08章
、六子庶出,周干虽然是次子,其实是他的嫡长子了。这个儿子打小聪明伶俐,不是他自夸,信都这地面上,同辈能与他比的,没有。

    他知道他的野心,不然以周家的门第,以他的人才,也不是娶不到好女子,他偏不。不过光有野心是没有用的。

    “你老老实实和我说,五郎哪里去了?”周翼问。

    “五郎……”周干瞄了父亲一眼。他爹一向以忠厚老实、胆小如鼠示人。凡是他们兄弟闯祸,他都老老实实出去赔不是,狡辩都不会,更别说仗势欺人了。窝囊得方圆百里人尽皆知。他小时候也这么觉得。

    不过他爹要真窝囊,他就不明白他怎么会重金请了人来教他文韬武略,更别说五郎那一身功夫了——有这么天生天养的吗?

    周干犹豫了片刻,硬着头皮说道:“我瞧着这世道不太平,怕有人祸害乡邻,让五郎去召集乡勇——”话没完,脸上就挨了一下,并不重,周翼哼了一声:“祸害乡邻的,除了你们兄弟还有谁!”

    周干:……

    周翼道:“小子,你那点心思,就别想着瞒过你爹了吧。我问你,你是不是听着三十万大军就心动了?”

    周干大着胆子道:“我怕如今不应,错过机会。”

    周翼道:“周乐那小子,你是见过的,就不是个安分的主……”

    周干心里道:他一个流徒之后,家徒四壁,要安安分分做个军汉,几时才能出头。

    “不安分不要紧,”周翼摇头道,“古今能成事的,不管大事小事,就没几个安分人。但是二郎啊,他是个胡人。”

    周干:……

    虽然是旁支,但是族谱可考,是正经渤海周氏,怎么就是个胡人了。

    “傻孩子,你没听说过孟母三迁吗,他们那一支流放边镇,他虽然身上还流着周氏的血,却说的胡语,习的胡俗,哪里还有半分中原人的模样。”周翼道,“你再看看他如今带的那些人马,可有我中原子弟?”

    周干:……

    那和他什么关系!

    如果周乐算是胡人,那如今元家天下难道流的是华夏的血?

    周翼停了一会儿,又问:“我河北地方富庶,豪强林立,但是在洛阳,除了崔家,都没有一席之地,这个原因,二郎你想过没有?”

    周干道:“从龙晚?”

    “再想!”

    周干:……

    万万没想到啊,他这个一辈子推崇用板子和儿子交流的爹,还有一天会考他文事。他琢磨了一会儿,既然他爹之前提到华夷之辨,那多半是从那上面来。

    因说道:“胡儿防着咱们?”

    “崔家不是华族么?”周翼手心有点痒:可惜儿子大了,不然打上几板没准就想得通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到南北朝末年,华夷的区分已经很小了,但是小周领的边镇兵马,开化和文明程度不能和洛阳相比,在习俗上,肯定更靠近蛮夷。

    就是汉朝,边境人马的习俗也会多少被匈奴同化……

    但是六镇蛮夷归蛮夷,毕竟还是帝国的军队,你不能说他们蛮夷就活该饿着肚子守卫边境,人家也是人,也想吃饱穿暖升官发财,中枢权贵把人逼急了造反,这个不能说是蛮夷的过错。

    其实五胡之乱的开端,也和民族没啥关系,人饿了要吃饭,没吃的就会造反(等死,死国可乎)什么族都一样……到后来抱团求存是后来的事了。

    本来孝文帝汉化已经是进步,宇文泰干不过东边,为了强化向心力(抱团)又鲜卑化了一部分,后来杨坚得了天下,第一件事就是把大伙儿的鲜卑赐姓改回来(感谢普六茹坚2333)

    ------------

    274.天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北朝纪事简介 >北朝纪事目录 > 第10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