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之心
周干这才想起,
七娘和他说过,
崔家累世高门,
但是来河北,
却是曾祖辈的事。崔氏曾祖当时奉命北伐,
吃了败仗,
失手被俘。当时都谣传他投敌,回不去了,
世祖又礼遇有加,半推半就从了。
他孤身北来,和谢家情况相仿,
不过谢家北来只是一支,
未免势单力薄,
都聚居洛阳,崔家却举族迁徙,
背靠朝廷,数十年经营,
遂成河北第一家。
“你再想想,
”周翼点拨儿子道,
“我周家五世祖,也曾高居司空之位——”周干心里吐槽道那都多少年前的事了,那还是绍家天下,传两代就完了,
之后他家没完没了地复国,
没完没了地亡国,
哪个有心思陪他家这么玩下去。
不过他大致也知道他爹想听什么了,元氏入主中原之后,用了大量士人,那不是重点,重点在于高祖把京城迁到了洛阳旧都,严令举国上下习华语,从华俗,再不提华夷之别——当初绍家并没有这个意识。
“当初永嘉之变,晋室南迁……”周翼落落道,那其实已经是三百年前的事,记忆会一代一代衰减,渐渐地人们不记得汉武荣光,再渐渐地人们不记得乱世初起时的惨痛,当时没有跟随晋室南下的大多数人,怎样惊恐,怎样从惊恐中挣扎出来,结堡自保,为了活命,然后为了话语权……那些惨烈的厮杀与博弈,到世道重新繁华起来,已经没有人记得,他知道他的儿子们会比他更不记得。
世道安定下去,华人会慢慢地、慢慢地蚕食胡儿的天下。
“……乱世里坟头一茬一茬,王侯将相,”周翼道,“安定了不到百年,迁都三十年,如今洛阳已经没几个人会胡语了,天子会作诗,宗室里熟读经典的不少,但是周乐带的这些人马,儿子啊,你看清楚,他带的都是些什么人!”
这些年轻人,唯恐天下不乱,天下不乱,按部就班,要熬到几时才轮得到他们。但是洛阳城里换了几个皇帝天下就乱了吗?
太年轻!
都是胡儿。周干模模糊糊听出了父亲的意思,盘踞洛阳的是胡儿,镇守六镇的更是胡儿。洛阳的胡儿已经开化,在杀烧掳掠之外学会了治国,学会了礼仪和文雅,而被洛阳抛弃的六镇胡儿没有。
周乐带来河北的,正是六镇胡儿。
周乐是他周家人,渤海周氏,那说明不了什么。他带领的是六镇军民,六镇军民的利益就是他的利益所在。人很难不被利益裹挟——打仗要人效死,人家凭什么给你效死?为了活命,为了富贵。
他会用官位酬赏他们的功劳,用子女玉帛酬赏他们的功劳,就像从前世祖、烈祖做过的那样,他本身是华是夷,根本不重要。
他就是个胡儿!
周干在这个瞬间明白父亲一直不喜欢这个侄孙的原因。
他这时候回头想,第一次见到周乐的样子,穿羊皮袄的少年,眉目生得那样伶俐,表情却是局促的。官话说得磕磕巴巴。是个很要强的孩子,官话说得不好,便不大说,待过得月余,已经说得很好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下的功夫。骑射好得惊人,那时候五郎可喜欢他,成日里混在一处。
他生在信都。他出生的时代已经没有什么人说鲜卑语了,在他的位置,也很难有他父亲的感受,一定要认真去想,方才能察觉,也许就如父亲说的那样,那是一群野蛮人,他们会毁掉他们子孙后代的晋升之路。
可是三十万人……他想。
信都也不止他周家,父亲不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