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5章
在山腰处的一处平缓地带。

    原先交通不便,光是到达镇里就需要徒步翻山越岭几小时,更不要提进市里。所以早些年,方村是梅州人口中穷乡僻壤的代名词。

    可也正因为没有受到工业污染,方村的自然景观堪称一绝,在盘山公路修建之后,方村逐渐成为梅州人游玩的选择,方村人的生活也逐渐摆脱贫困。

    建在山腰上的村落如果遇到滑坡和泥石流,不用多想也能猜到是什么样的后果。

    窗外雨水连绵,天上墨云翻涌浓重,没有丝毫要停的意思。

    贺衍舟抬腕看表,已经快要凌晨四点半,可仍旧不见一丝光亮,唯有车灯能照亮面前数米之内的纷纷雨线。

    他们半夜十一点半从驻地集结出发,如果按照寻常路况,他们应该能在凌晨三点半沿盘山公路抵达方村,可现在已经超时一小时,他们仍旧还在崎岖山路上摇晃。

    通信信号全部失灵,贺衍舟低头看卫星导航仪,显示距离目的地只有一座山头。

    车子摇晃几下,驾驶员踩下刹车:“贺队,前面过不去了。”

    向前看,仅容许两辆车单向通过的盘山公路被滑落的山体掩盖了一多半,仅剩的半截窄路上布满落石。再朝前看,黑茫茫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清了。

    天上的雨仍旧在下,气象预报说会持续一天一夜。

    不能在这里等下去,他们是方村人唯一的希望。

    贺衍舟当机立断,摁住肩头对讲机:“一中队都有,现在下车,徒步前往方村。所有人带好头盔依次行进,注意上方落石和泥沙,不要掉队。各排排长、各班班长靠外侧警戒,保持卫星通讯畅通。”

    一声令下,后面的军用卡车上穿迷彩服的军人们冒雨而下,快速又安静的排成两列纵队。

    漆黑雨幕下,军人肩头的照明灯汇聚起一方明亮的希望。

    雨水霎时间打湿贺衍舟身上的雨衣,脸庞也沾染上水汽。雨点凝聚成滴,沿着轮廓分明的骨骼蜿蜒而下,流淌过凸起的喉结,钻入紧扣的衣领中。

    贺衍舟随意抹一把脸,摁住石韫玉的肩膀,示意他回到车上:“这条路是进出方村唯一的通道,需要尽快打通。老石,你留在这等后面的大型机械。”

    石韫玉看一眼堵得严严实实的盘山路,又看一眼贺衍舟,点点头:“一定在机械到达的第一时间通开这条路。老贺,注意安全。”

    数十年并肩战斗的默契让语言显得多余。

    贺衍舟最后看石韫玉一眼,转过身子,扬臂高声呼喝:“出发!”

    时间就是生命,一秒钟也耽误不得。

    训练有素的迷彩队伍步伐一致,乌压压踏着坚定的脚步,迅速走入前方未知的墨黑雨幕中。

    ----------

    姜霈乘坐的大巴车在破晓时分抵达红沟山镇政府。

    路程因难走的路况而变长,姜霈在车上被晃得摇摇欲睡。

    大巴车终于停稳,潮湿的风裹挟着厚重到发腥的泥土味道从打开的车门冲入车内,迫使姜霈的神思逐渐清明起来。

    低头随人下车,雨还在下个不停。

    原本应该干净整洁的镇政府此刻满目狼藉,院中积水能没过半个脚面,全是污糟的黄泥汤。

    姜霈低头,庆幸自己临走前换了一双已经发旧的运动鞋,此刻不过在车下站定,鞋子已经有一半裹满黄泥,看不出原本的样子。

    乡镇干部穿着雨披也依旧浑身湿透,裤腿半卷,就这样毫无知觉的浸泡在冰凉的积水中,一边跟带队组长说话一边擦着滴落进眼睛里的雨水,看的让人心里发酸。

    姜霈抬脸四周环望。红沟山镇就修建在山脉脚下的间隙中,目之所及几乎都是大小山丘。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暴雨骤歇简介 >暴雨骤歇目录 > 第1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