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比了一个数字:三。
她供出了三少爷,让他提防,绝口没提戚余臣。
他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说:“好。”
那天没有下雨,阳光很好,散落一地的树叶仍然散发出草木微微的清香,成功掩盖住枝条下,被狂风吹落、被树干不慎压死的鸟巢,几团幼小的尸体传播出腐臭的味道。
直到很久很久以后,姜意眠回想起来,细细琢磨了。才能意识到秦衍之的这个晦涩难懂的眼神,究竟有多深远、多清明。
而他对她。
又有多么放纵,多么的仁慈。
作者有话要说: 我这就替你们说一句:老公再见。
第142章
笼中的鹦鹉(16)
次日,意眠用过早饭,收拾东西出门。
秦衍之没来送她。独香萍传了他的话来,让太太领上小婷一块走,用惯了,方便伺候。
小婷一听自己能跟着太太出去玩,惊喜的好似一只小麻雀,满屋子晕头转向地扑腾。香萍见了笑话:“你索性把整个苑子搬走罢!只要能照看好太太,先生那里准不罚你!”
她当了真,摇晃着脑袋往皮箱里装上一样又一样,果真生生将屋里的好东西搬走大半。把太太的家当、先生的魂魄全捎走了,仅剩下几幅干透了的画孤零零摆在院子里充数。
倘若真要计较起来,所谓不详的预感便是从此而始的。
启程前,姜意眠问起庭院里的槐树,香萍说,先生清晨已经叫人伐掉了。
又问:先生有没有说再栽一棵上去?
香萍摇头:没有,先生什么都没说。
下午,主仆俩坐着小车去了郊外登山。
山好高,山花烂漫,绿意浓郁。一片青翠竹林,一道湍急瀑布,小婷玩得很疯,连着林中蹦蹦跳跳的兔、水流底下灵活滑腻的鱼,一同入了太太的画里,定格成一幅永恒的风景。
夜里住半山腰的小酒家,房间收拾得倒干净利落,美中不足的缺处是蚊虫有些多,烦人。
第二日黎明前,天蒙蒙亮。有着使不完的精力的小丫头,半拉半拖着脆皮太太,好容易攀上山间,铺上软布。两人往布上一坐,一同俯望白雾缭绕,初阳新生。
太太突然问起小婷可有什么愿望,以后打算做什么?小婷合起掌心,如拜佛般虔诚地说:祝愿先生太太一生平安,白头偕老。
问她为什么那么喜欢秦先生?
她捂着嘴笑,不说。
“小太太有什么心愿啊?”她反过来问,问完又笑:“您可是太太呀!哪还有心愿呢?”
——有的。
太太望着无边无际的云,对小婷说,她想回家。
“您想先生啦!才十几个小时哦,您就这么想他!那我们快快回吧!”
小丫头这便活蹦乱跳地拉着太太下了山。
下午,她们乘车回去,回途弯绕颠簸。小婷抱着胳膊,脑袋一点一点地打着哈欠。困意在狭小封闭的车里胡乱传播,渐渐地,姜意眠靠着车窗,也合上眼皮,不知不觉陷入睡眠。
再醒来时,太阳西沉,满耳尖锐车笛,她又一次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上了火车。
伴随着明灭不定的日光,以及车厢外压抑的啜泣声。一个不该身在这里的人——戚余臣安静地坐在窗边,闻声回过头来,眉梢眼角俱拢着动人的伤悲,对她欲言又止地说:
“眠眠,父亲他……”
“没了。”
戚余臣的父亲没了,昏然的大脑把这条讯息翻译成通俗的话语,也就是:秦衍之死了。
刹那之间,仿佛为了悼念那个人,火车嗖一声钻入漆黑洞道。
在这无光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