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7章
    2、如有外地仙神于建康城内显圣,需于15日内依法定程序申报暂住证明。

    】

    第44章

    攻心

    新出的规定在建康城的宗教界引起了一点小小的波澜。任凭诸位大师见多识广,

    十几年来也从未见过神仙下凡还要“申报”的惯例,第一反应倒不是什么被冒犯了的震怒,而是完全没有意料的懵逼。

    当然,懵逼归懵逼,

    现下衡阳王是权势显赫、一手遮天,

    再多的意见也只能暂时保留,

    免得真让政务小组摸上门来,一个个给他们拜的神仙办什么“暂住证”。大师们平日里妙语纶音,到了关键时刻还是能识时务的。

    但如此一来,

    整个建康城便陷入了莫名的诡异氛围中。自四月初宫变发生以来,穿越团队快刀乱麻连出重拳,在区区十几日内,

    无论是朝中的世家望族、乡下的豪强地主,还是城中的大德高人,

    或多或少都吃了挂落。从治理的角度看,这些动作当然是建立新型秩序乃至社会改造的必经之路,

    但重拳如此密集,

    却等于在极短的时间里敲掉了整个京城的所有上流阶级。

    用不了十几天的功夫,

    政务小组就收到了经济顾问明确的警告,

    提醒他们市场上已经出现严重的供应过剩,

    大量的蔬菜、肉类、鱼虾乃至饰品珠宝等无法顺利销售回笼资金,

    已经隐约有社会波动的迹象。

    为此,贝言等临机受命,制定了一个初步的统购统销制度。他命人调查了往日里市场的销售物价,以此为准绳编制了统购的价格表,向整个建康城无限制的征收肉类粮食等基本生存物资,检疫之后补充入城门口粥厂的储备;另以“保护传统文化”为名,将城内各色的能工巧匠全部收拢统一安置,按月发放工资;此外,还免除了往日里集市交易的种种杂税盘剥,只要商品质量合格,允许在城内自由贩卖。

    如此多管齐下,等同于是向经济体注入大量资金。为了回收货币控制物价,贝言仿照江陵的案例,在建康城内开设了数个小卖部。考虑到建康百姓的实际消费力,除了食盐砂糖木炭等日常消耗品以外,里面的农具、器械乃至牲畜等,还额外提供“租用”的服务。平均只要五个大钱,就能租用整整七日。

    试行五六日以后,食盐砂糖并不如何畅销,倒是租赁业务的火爆令穿越者大吃一惊。建康百姓常年在饥饿边缘挣扎,对于吃用并不放在心上。但农人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与田地打了交道,对农具畜力的渴望却是与生俱来,哪怕咬牙向邻家借贷,也愿意租两头黄牛回去耕田(小卖部租用的牛都是世家手中没收来的,一个个喂得膘肥体壮,体力极足)。小卖部的统购又极为公平,只要家里养两只母鸡,每日卖鸡蛋也能弄出两三个大钱。

    至于小卖部里稀奇古怪的诸多农具,一开始倒的确没有几个人敢冒险尝试。但农民们在城里往来久了,渐渐也看到了郊外的什么“示范田”。一开始是流民们轮流耕地,衡阳王府的什么顾问站在一旁手舞足蹈指指点点,口中还嘀嘀咕咕的一堆怪词,南来北往的老农略听了几句,心下都有些不了然:这顾问周身白胖,一看就是富贵窝里生出来的贵人,又能知道什么农事?

    但春耕将尽,等农人们再次经过时,却见到示范田里葱葱郁郁疏密有致,那些初生的秧苗长势极好,竟然是他们从未听闻过的茂密旺盛!

    如此一来,示范田的种种操作立刻就有了最强的说服力。但凡见到秧苗一面的农民,都是眼红心热羡慕不已,削尖脑袋都要打听示范田里的秘诀。流民使用的新式农具迅速便被推广试用,而后在试用种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上交了沙雕穿书系统简介 >我上交了沙雕穿书系统目录 > 第2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