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的《洛神赋》真的太美了: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曹丕的《燕歌行68》也很好: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68断肠……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68君不68敢忘,不68觉泪下沾衣裳。”
“《燕歌行68》可是七言诗的老祖宗,开千古之妙境。”
“曹操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都是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但他的诗却受到其政治名声的拖累,不68受古人重视,因68此遗失了很多,太可惜了。”
“钟嵘评价三68曹,曹操的诗是下品,曹植的是上品。”
曹植心中自68得,嘴上却在谦虚:“植尚且稚嫩,如何能与父亲相提并论。”
曹操:你好歹将嘴角的笑意压一压,再68说这种68话。
“我还是喜欢曹操,曹植固然构筑了一个美艳的精神别苑,但曹操的诗,却是礁石上的铜铸铁浇。”
“他不68屑于雕琢词句,但他的内容比那些吟风弄月的诗词要出彩的多。”
“看看时代背景,钟嵘可是南北朝的人。”
“南北朝的文风讲究华美,“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对于曹操这样古直悲凉的文风自68然不68喜欢。”
“曹操的诗在唐宋之后才得到世人的肯定,李白的“蓬莱文章建安骨”,苏轼的“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可见建安文学对后世的深远之影响。”
“时间是最公平的评价标准,如今曹操的诗有68好几68首都在我们的必修教科书上,每个人都耳熟能详,张口就来,然而南北朝的诗你又能背出几68首?”
“呃……陶渊明也是南北朝的。”
“陶渊明的诗在当时也没有68人喜欢,直到唐宋时期,陶渊明的诗才被人从故纸堆里翻出来,大受追捧,成为文人的精神乐园。”
……
【以曹操为代表的这种68爽朗刚健充满激情的诗风,后人称为建安风骨!】
【就连曹操对继承人的选择也受到其文风的影响——在曹操二十五个儿子中,有68能力争夺储君的有68四个人。】
【曹操的正室夫人丁氏没有68子嗣,他的长子曹昂生母早逝,自68幼在丁夫人膝下长大,二十岁举孝廉,为人仁爱英武,被曹操当做继承人培养。在宛城之战中,曹昂将生的机会留给了父亲曹操,自68己却不68幸战死。】
曹操想起早逝的长子,和离的夫人,也忍不68住红了眼眶:将来到地68下见到子脩,他跟我要母亲,我该怎么回他啊……
【曹操的次子曹丕天资聪颖,又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广学博览,才学出众,六岁能射箭,八岁能骑马,十岁便跟着68曹操南征北战,堪称文武双全。】
【宛城之战中,年仅十岁的曹丕死里逃生,回到父亲身68边。但此时的他依旧不68在曹操的考虑范围内。曹操想越过年长的儿子,立神童曹冲为继承人,可惜曹冲天不68假年,十三68岁便夭折了。】
【曹冲死后,曹操又将满腔宠信都给了曹植,曹植才华横溢,思68维敏捷,出口成章,挥笔成文。他为人坦率自68然,简朴素雅,不68喜欢金玉装饰,因68此深受曹操的喜爱,曹操多次表示想立他为继承人。】
曹丕有68些委屈,自68长兄去世后,他便是父亲最年长的儿子,后来主母丁夫人归家,母亲卞夫人成为正室,他便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可父亲却从未考虑过他。
父亲到底有68没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