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子的一天,扶苏虽有所进68步,但却还是远远达不到自己的要求!
【对理想世界的憧憬,正是因为对现实的不满。】
【当68时的东汉朝廷,皇帝昏庸无能68,官吏作威作福,宰相大臣只知68争权夺利,官吏选拔只看家室钱财。法律形同68虚设,牢狱人满为患。朝廷不惜民力,劳役无度,兵祸连结。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曹操看到了时局之危,也有魄力在自己的治下实现太平盛世,这才是曹操区别与其他诗人的不同68之处!】
【而曹操对文学的贡献远不止于68此——】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后,汉代文人的思想被禁锢了三百多年,文学成为儒学的附庸,他们只会写歌功颂德的赋,或是没68完没68了的给儒家经典注释,几乎没68有流传千古的诗赋。】
汉武帝:“大汉没68有流传下去的诗赋吗?”
司马相如老68实答道:“回陛下,天幕提到的汉赋只有贾谊的《过秦论》。”
他们这些汉赋四68大家都被天幕一句话带过了。
东方朔:我连四68大家都排不上号呢,委屈,想哭……
【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分崩离析,世人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折。传统儒学失去了统治地位和支配思想的力量,故而文学开始摆脱经学的束缚。文学不再是阐述经义的工具,而是反应现实、抒发感情的途径。】
评论区
“儒家的正统思想在汉末战火中轰然崩塌!”
“皇帝需要仰仗权臣的鼻息才能68活下去,这可不符合儒家的道德。(* ̄︶ ̄)”
“儒家不仅失去了权威,也不再是道德的标杆。”
“一切都在崩溃,一切都在重生。”
“不得68不说,这是文学史上的幸运。”
……
三分天下
【曹操不仅是当时的文坛领袖,
也是政治领袖,作为当世豪杰,他非常喜欢以诗言志,
这样的导向68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气氛。他统一北方后,
十分注重文治,对文士礼遇有68加,身68边很快便聚集了以“建安七子”为首的一大批文人!】
评论区
“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鞍马为文,
横槊赋诗,
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繁荣时期。”
“汉乐府诗完全成熟,五言诗得以发展,七言诗从此开创。”
“建安七子中除了孔融以外,都与曹操相谈甚欢,引为知己。”
王粲无不68感慨道:“吾等都经历过过去的离乱之苦,如同无根飘屏在乱世中沉沦,若不68是丞相雄才伟略平定中原,
哪有68我等如今的安稳生活。”
只是,他们也想要建功立业,
青史留名,
不68想只做文学之士啊!
司马相如在心中遗憾不68已:若是能与曹公同游,
死无憾矣!
东方朔与司马相如有68同样的感受,
他们虽能在陛下面前露脸,却只是一个取悦陛下的“俳优”。他们也想得到上位者的尊重,
如同曹操与他的建安七子一般。
【曹操与其子曹植曹丕并称三68曹,
历史上也只有68三68苏能与其媲美。曹丕擅长辞赋诗文,推动了七言诗的发展。曹植则是大力提倡五言诗,
将五言诗推到了前所未有68的高峰。】
评论区
“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