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老板娘便将她们绑起来,在她们面前硬生生打断了我的腿。
后来,我从后院狗洞里钻出,握着阿娘留下的玉佩,拖着两条断腿,一路爬到了将军府。
那时候我就知道,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
再后来,我有了优渥生活,给我阿娘的好姐妹们赎了身。
如今,记忆里温温柔柔的那群女子又站在了我面前。
「怎么,阿郁这是不认识我们了」
「看看,阿郁都成大姑娘了。」
一开口,还是婉转清脆的声音。
吵吵闹闹,像欢脱的百灵鸟群。
「下午呀,我看见了你这边好像出了些事情,便召集了姐妹们,看看能不能给我们阿郁帮忙。」
赎了身获得自由后,她们不负我望,活出了自己该有的样子。
其中有几个,阅览孔孟之道,也练了一手好字。
大大小小地纸张铺了一书案,她们席地而坐。
从夜深到天边破晓,谁也没抱怨一句。
实在困顿,就听三娘弹《凤求凰》。
她以前常常弹这首曲子哄我入睡。
第二日,李知弈派小厮向我传话。
太子眼界开阔,思想先进,识大局,和谢九安一同在上朝时提出改革建议。
果不其然,一经提出就遭到了大批官员的反对。
甚至有人放言,
「臣耻于与女子站在朝堂上。」
不过很快有言官反驳了他。
「你的衣裳是女子所绣,穿在身上耻不耻你和女子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你耻不耻你被女子抚养长大,你耻不耻你自女子孕育而出,你耻不耻」
巧的是,这名言官姓赵。
「陛下,依臣看,女子多一份悲悯之心,有很强的济世情怀,她们可以做到体恤关怀百姓,与民同乐。改革官制,改革科考,也可彰显我大林之开放国风,彰显君主之海纳百川,更能为社会尽可能多地选拔人才,不错过任何一个有政治头脑的人,定会让我大林越来越兴盛,实乃我大林之幸事啊。」
当年可没见赵公子如此能言善辩。
前路困难重重,还好我们足够坚定。
终于,在太子和丞相谢九安锲而不舍的上书后。
官家发布了政令。
一道是同意科举改革。
一道命李知弈修订《大林律》。
女子终于可以走上仕途。
李知弈也可以重新为女子立法。
虽然太子和谢九安背负了有违纲常,有失伦理的骂名,
李知弈的修订律文之路也会受到明枪暗箭,
而我的述文馆依旧在官府的监视之下。
来年科举,我所熟悉的几个小娘子都进入了贡院,我阿娘的好朋友们中也有几人赫然在列。
我混在人群里,无比自豪。
后来放榜,有一名叫于挽的女子位列一甲。
在我最初放出的几篇策论里,有她的作品。
没想到,守旧派仍然冥顽不灵,在翰林院里暗自操纵,剥夺了于挽骑马游街的权利。
一甲进士游街那日,于挽穿了身靓丽的红色衣裙站在人群里。
她本不该站在人群里。
「于挽!」我高呼她的姓名。
她愕然回首,步摇在风中摆动。
我策马而来,停在她面前,向她伸出手。
「走,带我们的探花骑马游街。」
我的身后,
谢九安和李知弈骑马并排,两个人手里提着满满两篮金瓜子。
他们身后是四个小厮,每个人手里提着一篮银子。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