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白三娘知道弟弟的脾性,“二郎,她们于白家无害,不应紧紧相迫。”三个失去家族庇佑的女人想要自立,不投靠豪门。一方面白三娘知道世事艰难,三个女人必然艰辛。另一方面短暂接触中了解三人都是极有本事的,男人可以凭借技艺立于世间,女子难道做不到。
回去路上扶着林婉婉的人换成了段晓棠。“再这样下去,我的胃第一个造反。”
祝明月说着:“我们最好别做引人注目的事情。”
段晓棠安慰着:“再忍忍,安定下来我给你做。”
林婉婉展露笑容:“晓棠,你会做饭?”饱含无尽期待。
段晓棠脑海中过一遍,含蓄地说:“简单的会做。”
林婉婉兴奋地跳起来,酸疼的身体拉回现实,嘴角呲开,“晓棠,我爱死你了。”
长长的甬道紧紧的夹在两侧,和着寒冽的春风,从心头升起一股怯意。长长的路,既望着快些到头又盼望着永远走不到头。林婉婉终于明白为什么影视剧里总喜欢用长长的甬道展示人物的勇怯。低低地说了一句:“下一顿还不知道在哪儿呢?”不服气又不知道前途何处。
回到小院,祝明月径直走向西厢敲门,“杜先生好。”
杜乔看到门外的祝明月有些惊讶,“祝娘子,有何贵干。”
祝明月说道:“想在你这借本书,打发时间。”
杜乔对这种单刀直问适应不良,“某只有些常见书籍,不知娘子想看什么书?”书籍不称卷而称本,必然出身富贵。书籍贵重,应该找白家而非自已一介寒门。
祝明月心里对娘子的称呼有些介意,面上不显。温柔地说道:“简单一点的。”
听到如此回答,杜乔心中有数,说道:“娘子稍候。”转身回房拿出一卷竹简递给祝明月。
祝明月拿着竹简透着厚重的历史感,轻轻打开一角开篇一句话,“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忍不住念出来,“《论语》。”
第13章
历史节点
林婉婉不明用意,“借书做什么?”
祝明月右手握着竹简有节奏地轻轻在左手点几下,一脸神秘莫测,“入乡随俗。”招来服侍的小丫鬟索要笔墨纸砚,若是无纸,竹简亦可。
段晓棠推开门,轻轻点头示意离开后没有人进来过。早上出门做了小机关并交代人不必进屋。
三人传看借来的《论语》,不时朗读出声。对面的杜乔静静地听着,没有读白字,断句一丝不差。想到祝明月为五娘梅香墓碑题的字,猜测三人可能出自书香门第,如今流落至此,亦是怅然。
这里名属白氏庄园,常年没有家族成员留驻,物资并不丰富。小丫鬟位卑言轻,白纸这样金贵的东西自然接触不到,最终只送来了竹简。
祝明月磨着墨,笑容意味不明,“我还是第一次用竹简写字。”
寻了块舒适地方瘫着的林婉婉接话,“凡事都有第一次,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习惯就好。”不知是劝祝明月还是自已。
段晓棠一个实打实的学渣凑过来看祝明月抄书,一个个字顺着竹简片排列整齐,强迫症得到莫大满足。“写的真好。”
祝明月侧过头问:“好在哪里?”
段晓棠直言:“齐整。”
祝明月表情晴转阴,扭过头全当自已没问过。
林婉婉跟着凑过来,“楷书,”穷究祝明月学的哪一家,“是……”徒劳无获。
“赵体。”祝明月解释。
“哦。”两人异口同声,其实并不知道是谁。
祝明月也不欲多解释。
林婉婉毫不见外,直接问:“祝总,爱好书法?”年轻人极少能沉下心钻研这些,祝明月难怪是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