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它的名字叫大都!
!
!]
[明永乐帝朱棣:北京!北京的名字比什么大都好听多了。]
[清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嗯……不得不赞同。]
[明洪武二十九年朱允炆:某些人不要太得寸进尺了,总是想消灭那一段存在的记忆吗?!可惜历史是会牢牢记住的!]
[明洪武二十九年朱棣:大侄子你要说什么[微笑]是觉得南京的生活太无趣了吗?四叔可以送你去其他地方游玩[微笑]]
[明洪武帝二十九年朱允炆:不……不用了,就待在南京比较……安全……]
……
秦始皇嬴政虽然还没弄明白申遗究竟算怎么一回事,但是……北京可以,那咸阳为什么不可以?!
要说都城的话,当然是咸阳最好了!
“明朝的天子真有气魄啊!”扶苏看见光幕视频上出现的明朝天子守国门的评论,再次想到之前对明朝的刻板印象,“硬骨头王朝,末代皇帝很有骨气。”
“嗯。”嬴政简单回了一声,“不过,北京在地理位置上还是要偏远了。”
后来的北京,现在的燕国都城蓟城,那里严寒,生活艰苦……诸多不便。
“果然是多年的发展,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变化啊。”
……
李世民不禁疑惑,问询亲近朝臣:“长安输在哪儿了?”
“汉唐两代王朝都在这里建都!”
心里暗叹后人没眼光。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陛下有时候总会冒出一些孩子气的举动。
“后世所在的那个时代的都城不就是北京吗?”
听了房玄龄的话,李世民顿觉也有这个可能,他们偏心自己在的首都也是情有可原的。
“也没看出北京有什么好啊……”即使光幕视频上展现的北京美轮美奂,但李世民偏嘴硬道。
……
“北京啊……”
这对宋朝人来说,挺沉重的话题。
燕云十六州,终宋一朝都未收回,他们都没见过这个时代的北京,倒是先见上了千百年后的北京城了。
赵匡胤眼神凝在一起,“朕偏偏就要亲眼看看北京是何等模样。”
第395章
以中为尊,择中而立
【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
“以中为尊”
一条无与伦比的中轴线,是历代帝王梦寐以求的能够彰显身份的线。
从《周礼·考工记》到《吕氏春秋》,众多的古代思想家提出“择中”思想。
夏朝的都城(今二里头遗址)建成,开始沿中轴线规划大型的宫室建筑群。
相传周公在测天下之中以营造洛邑。
中古人曾构想出了由中轴线贯穿全城的理想都城。
曹魏邺城:曹操为邺城确立单一宫城制,中轴线初现雏形。
北魏洛阳城:中轴线纵贯宫城,御苑与主要城门。
隋唐长安:长安中轴线规划严谨,里坊方整对称,市民生活遵从严格秩序。
北宋开封:东京城街市向居民开放贸易,中轴线融入百姓的生活日常。
……都将这一理想贯彻为现实。
定都北京的帝王们,他们所构想的中轴线确实远超前朝。自元代定都北京,历经三朝营建北京中轴线形成完整的古代皇家建筑群落。
元世祖忽必烈的主持下,一条近4公里的中轴线在北京诞生,到明朝朱棣改扩建北京城,将这条中轴线延长了1公里,百年之后明嘉靖皇帝营造北京外城,又将中轴线向南延长了2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