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37章


    百年后,清朝皇帝再次改扩建北京城,中轴线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乾隆皇帝在景山上建造了能够俯瞰京城的五方亭,这成为了中轴线上的至高点。】

    <真

    老北京

    集合>

    <泱泱华夏,择中建都。>

    <忽必烈对“中”超执着,第一个年号也是“中统”。>

    <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

    <怪不得我们是中国欸~>

    <长安的规划才是强迫症最舒服的城市。>

    <特效太牛逼了,好逼真!整个拔地而起了诶。>

    <景山?!崇祯上吊山[捂脸]现在这里是景山公园了。>

    <虽然现在城墙拆了,但也是无奈之举,毕竟要工业化嘛,只能这么做。还是有些舍不得的。[叹气]>

    [秦始皇嬴政:中国]

    [唐太宗李世民:长安的中轴线……]

    [汉武帝刘彻:?!长安就败在这里了?]

    [宋太祖赵匡胤:开封设计的很好!]

    [魏武帝曹操:嗯嗯嗯,孤眼光不错!]

    [东汉建安六年袁绍:曹贼!可恶!那是孤的邺城!]

    [魏武帝曹操:你说什么呢?!那是大汉的邺城!]

    [东汉建安六年袁绍:……]

    [东汉建安六年孙策:哇啊,真是令人无法辩驳啊,不愧是大汉的曹丞相。]

    [元世祖忽必烈:你们都是在朕的基础下完成的改扩建,地基还是朕打牢的!]

    [辽圣宗耶律隆绪:???]

    [金熙宗完颜亶:???]

    [明永乐帝朱棣:后世所见到的北京,雏形设计不还是朕这里开始的吗?]

    [清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不好意思,我家也修了许多。明末紫禁城可是出了好大一场火呢。]

    [明崇祯帝朱由检:!

    !

    !]

    ……

    李世民满意了,光幕都夸了长安的设计好。

    “唉,长安输就输在时隔太远……若是他们亲眼目睹了我长安的风采,该去申遗的是哪儿座城还真说不准。”

    与李世民的满意不同,刘彻很不满意。

    “只说了隋唐时期的长安,半点没提大汉。”

    “嗯……设计的没有后面好嘛?”

    光幕的话还让不少人内心破防了。

    最破防的人还应当属现在就住在邺城的袁绍。

    “这是孤的地方!曹孟德!”

    想到曹孟德日后要在他的地盘上建造宫殿,大兴土木……心里非常不舒服。

    “还拿着大汉丞相的名头四处招摇……前几天光幕刚好就播放到他儿子篡汉吧,太不要脸了!”

    同时袁绍还在心里反省,难道自己输给曹操是因为没有他脸皮厚吗?

    被光幕忽略掉的辽、金两国,在光幕评论中不断寻找存在感。

    你元朝的地基,明清的雏形不都是在我辽金这里开始的嘛!

    崇祯帝朱由检早就让人在景山上找到老外脖子树,然后砍掉!

    以此为决心,定要让大明再次辉煌!

    ……

    【历经各朝、数位皇帝的努力,成为我国中轴线的巅峰之作——

    北京中轴线。

    它自北向南依次经过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太庙、端门、社稷坛、天安门、正阳门、天坛、先农坛、永定门、堪称我国都城秩序最理想的杰作。

    这一杰作,除了帝王的支持外,还需要那真正动手创造出中轴线的神工巧匠。

    公元13世纪,刘秉忠替元世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靠刷短视频剧透历史简介 >我靠刷短视频剧透历史目录 > 第23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