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37章
祖忽必烈建造都城。

    他先是将一大片水面全部纳入城中,范围尤广,囊括了今天的积水潭一带。又将这片水面的东部一角定为了全城中心点。并从这里向南延伸,确定出这条中轴线的位置,再从中轴线向西,包围水面,得到西城墙的位置。然后对称展开确定东城墙。继而明确出整个都城的宽度。这就是最初的“中轴线”和“北京城”。

    若是从鼓楼的视角看,斗拱之下有一个被称为斗口的单位,在中轴线上的各种建筑中都能找到它的痕迹。它们的长度从几厘米到十几厘米不等。不仅能作为建筑里各个构件尺寸的基本单位,也决定着建筑的等级。继而让中轴线上的建筑严格按照秩序排布。

    我们能够在中轴线上看到千米级、百米级,十米级,乃至厘米级的数字。

    可是,这还远不止。在中轴线上它们还可以模数、比例、构图、变化等不同形式存在。让北京城早已超越单座建筑的一枝独秀,形成了雄伟而又富于变化的建筑群。

    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说:“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这里的中轴线是指一方区域,并不仅是一条线。>

    <古代的匠人真的很厉害。>

    <是无数劳动人民的心血凝聚而成的,是他们将中轴线从理想变成了现实。>

    <幽燕之地,龙虎盘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地,非燕不可。>

    <九族:不要小瞧了我们的羁绊啊!>

    <古代的建筑规划师真的好牛啊。>

    <中式建筑美学[点赞]>

    <老祖宗的设计和智慧深感佩服,超神。>

    <斗口制是中国古建模数的集大成者。>

    <我嘞个华夏文明啊,那超级迷人的老祖宗欸。>

    <我们骨子里的秩序。>

    <其实以前一直没懂中轴线什么意思,但是我每次玩经营类的建筑游戏,我自设布局,现在才明白那玩意叫做中轴线。>

    第396章

    我华夏文化他们爱懂不懂

    [汉高祖刘邦:这设计的好!朱墙黄瓦看上去真是漂亮啊。]

    [汉元狩六年霍去病:这就是评论说的特效吗?要不是评论说是假的,用的特效制作,完全不敢相信。每一个看上去好逼真。]

    [元世祖忽必烈:哼!朕的眼光还是好,刘秉忠的设计也不错,后面的人你们认真看看,这才叫真正的技艺。]

    [明正德帝朱厚照:说的好像是你亲自建的一样,前有刘秉忠,我大明也有蒯祥、阮安啊。]

    [清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我大清也有样式雷家族。]

    [唐太宗李世民:三朝接力完成,是历史上的大工程!在战火中得以保存,一直延续到了后世所在的时代,很有价值。]

    [汉武帝刘彻:[点赞]]

    ……

    “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便是在这中轴线之中。”

    “以中为尊。”

    刘彻越看光幕上面的介绍就越是感慨,心中难耐。

    “嗯……长安是不是也可以再改改?”随后又摇了摇头,“钱财还是花在刀刃上为好,如今的大汉强敌在外。”

    话虽是这么说,但眼神里流露出羡慕。

    “那就是科技吗?那些复杂的技术就这么展现出来了?那城楼就这样拔地而起了?”霍去病嘴巴微张,对光幕视频里展现的内容感到吃惊。

    ……

    “北京……”朱元璋再次想到迁都的事情了。

    他之前就有想过要迁都,南京这个地方他不是很喜欢。自从标儿在去各个地方考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靠刷短视频剧透历史简介 >我靠刷短视频剧透历史目录 > 第23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