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38章
    <啧啧,申遗还这么麻烦了啊,这样看的话国外好多也不一定能成功吧。[吃瓜]>

    <我国申遗成功的好像是五十九项?>

    [秦始皇嬴政:兵马俑?嗯,有眼光。]

    [汉武帝刘彻:世界的中心不是中国?]

    [唐太宗李世民:虽然早有猜测,但……还是不爽。]

    [明洪武帝朱元璋:怎么才五十九项……]

    [元世祖忽必烈:什么啊,泱泱大国想要申遗还要他们同意才行?!我自己家的东西,爱懂不懂!]

    ……

    对于申遗没有太多想法,但若是和前朝相比的话……那可不能输啊!

    刘彻琢磨着大汉有没有什么东西是能完整保存到后世的。

    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还真是让人出乎意料。

    “之前还嘲笑秦始皇的陵墓被后世人当做展览,接受所有人的游玩和观看,今日再看原是我们想简单了。”

    刘彻严重怀疑后世那么崇拜秦始皇,主要原因是不是秦始皇确实留下了自己存在过的痕迹。

    “唉,朕的陵墓在王莽篡汉时就被毁了……建的陵墓也没有秦始皇的大和神秘……”

    文化遗产的话,要留下什么呢?

    ……

    “我们的文化他们懂不懂,理不理解那是他们的事情!自己搞不懂还要怪我们了?”

    观看光幕的众人其实并不能太理解视频中后世人为了申遗做出的努力。

    “非要去申遗吗?申遗成功了有什么好处?”

    “我们的文化还要让那些外国人,洋鬼子认可?”

    “真是笑话,我们上下几千年的文化,还是唯一没有断绝的文明古国,那些乡巴佬搞不懂是自己品味差!”

    许多人在光幕评论上发表言论,古代的中国大多都是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中华文化就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厉害的文化。

    与其他文化交流?

    呵呵,不好意思,同时期的其他文化好像都没有我们厉害呢。

    一直都是我们的文化向外传播,他们受到影响,吸收和接纳我们的文化。

    ……

    第397章

    朱墙黄瓦,几百年时间,江山依旧在

    【中国古代的理想都城从城郭到皇城、宫城到左祖右社、天地日月,都离不开一条中轴作为全局秩序的把控。

    中国人对此早已深入骨髓,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外国专家光靠申遗文本来理解这套传统哲学有一定的困难。

    而且中轴线太大、太复杂了,即使走姿街上也很难对其整体有一个实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拿出了数字展陈方案,联合某公司把中轴线上所有的东西都绊倒了云端,创造了一个“数字中轴”,从礼仪祭祀到市井民俗,从历史演变的脉络到“时空舱”的全景导览,原本抽象枯燥的数据库,搬上了“数字中轴”。这大大方便了国际专家理解我们的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始建于元代,距今已经700多年,近50年里北京经历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当代北京与古代北京已经大不相同。即使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对中轴线的感知也会减弱,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为了让中轴线在真正的社会土壤中“活起来”,更是开发了“数字打更人”扫描二维码,人人都可以拍照上传身边的建筑和文物,公众参与文化遗产

    的保护和传承。这种广泛的公众参与确实成为了中轴线资料的一部分。

    “再没有一个民族对中轴对称线,如此钟爱与恪守。”

    它早已不是一条线了,它还是历代先贤的理想,帝王的抉择和神工巨匠的智慧。

    这是一场文化串联。】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靠刷短视频剧透历史简介 >我靠刷短视频剧透历史目录 > 第23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