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集征战四方
    《明之风云录》第3集:征战四方在元末那烽火连天、群雄逐鹿的乱世之中,朱元璋已凭借着自身的果敢勇猛以及麾下一众兄弟的齐心协力,在郭子兴的起义军中站稳了脚跟。然而,他心中的志向远不止于此,他渴望的是推翻元朝那腐朽的统治,建立一个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怀揣着这般宏大的抱负,朱元璋开始了他征战四方的豪迈征程。彼时,天下局势依旧混乱不堪,各方势力割据,元军虽已呈颓势,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依旧掌控着不少重要城池与关隘,而各路起义军之间亦是纷争不断,或为争抢地盘,或为扩充兵员,相互征伐。朱元璋深知,若想成就大业,就必须在这乱世的漩涡中脱颖而出,于是,他精心谋划,准备主动出击,向外拓展自已的势力范围。首当其冲的,便是滁州城。滁州地处要冲,地势险要,乃是兵家必争之地。朱元璋率领着自已的亲信部队,包括徐达、汤和等一干猛将,向着滁州进发。行军途中,并非一帆风顺,物资的补给、恶劣的天气以及随时可能出现的敌军小股骚扰,都给这支队伍带来了诸多考验。但朱元璋总是身先士卒,鼓舞着士气,他告诉将士们:“吾等此行,是为了天下苍生,为了让百姓不再受那元朝暴政之苦,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滁州城必能拿下!”将士们听闻,皆热血沸腾,个个奋勇向前。终于,他们来到了滁州城下。只见那滁州城高墙厚,城门紧闭,城楼上元军守将严阵以待,还不时朝着城下的朱元璋军队放箭示威。朱元璋并未急于攻城,而是先让部队扎营,然后亲自带着徐达等人绕着城池观察地形,寻找攻城的突破口。徐达指着城西北角一处略显破败的城墙,说道:“大哥,你看那边,城墙似乎年久失修,咱们可以集中兵力从那儿佯攻,吸引敌军主力,再派一支奇兵从东南角悄悄潜入,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朱元璋听后,微微点头,认可了这个计策,当下便开始调兵遣将。按照计划,汤和率领着一部分士兵,敲锣打鼓,推着攻城云梯,佯装要从西北角强攻。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元军守将见状,果然中计,急忙将大部分兵力调往西北角防守。而此时,朱元璋亲自带领着由徐达挑选出的精锐之士,携带着轻便的攀爬工具,趁着夜色,悄悄地摸到了东南角城墙下。徐达一马当先,顺着绳索率先爬上城墙,手起刀落,解决了守城的哨兵,随后放下绳索,接应朱元璋等人。众人悄无声息地上了城墙,如鬼魅般向着城内的元军杀去。元军此时正全神贯注地应对着西北角的“攻势”,根本没想到背后会杀出一支奇兵,顿时阵脚大乱。朱元璋大喊一声:“兄弟们,杀啊!为了滁州的百姓,为了我们的大业!”众人高呼响应,与元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那汤和见城内已经动手,也不再佯装,指挥着士兵们发起了真正的冲锋。两面夹击之下,元军很快便溃败下来,滁州城的大门被缓缓打开,朱元璋的军队顺利地攻占了这座重要的城池。进入滁州城后,朱元璋并未放纵士兵抢掠,而是立刻张贴告示,安抚百姓,开仓放粮,帮助那些饱受战乱之苦的民众恢复生活。一时间,滁州城内的百姓对朱元璋感恩戴德,纷纷称赞他是仁义之师,不少青壮年更是主动要求加入朱元璋的队伍,使得他的兵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有了滁州作为根据地,朱元璋的声望也日益高涨,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慕名而来,其中就包括李善长。李善长是当地有名的谋士,他见到朱元璋后,一番长谈,为朱元璋分析了当下的天下局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朱元璋听后,深以为然,当即拜李善长为军师,凡事都与他商议。在滁州稍作休整后,朱元璋又将目光投向了和州。和州相较于滁州,防御更为森严,且周边有元军的援军随时可能赶到。但朱元璋并未退缩,他与李善长等人仔细研究了和州的地形和敌军部署,决定采用智取的方式。朱元璋先是派出几支小股部队,佯装成流寇,在和州周边不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明之风云录简介 >明之风云录目录 > 第3集征战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