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章
是迷人的神秘的,可惜,这笑容放在了死者脸上,便有了说不出的诡异。

    “师父,我听说人在临死前,会把自已一生在脑子里过一遍,就跟放电影一样,一幕一幕的闪”,照片中女死者呈侧卧状,左脸颊贴地,睁眼看着前方,颈部和左手手腕上各有一处针眼,右手腕上则是一道豁开的口子,深入动脉,典型的锐器伤,尸体周遭布满血液。血液中有一小块裸露的长方形地面,位于死者面部前方一步远的位置。冷小兵轻触那块刺眼的裸露地面,不安地问师父:“是这样吗?”

    “哦,是泮库溴铵”,陈大明低声回了一句。

    “泮库溴铵?”冷小兵重复了一遍,这个陌生的词念起来有些绕口。

    “一种肌松类药物,”陈大明看徒弟一头雾水,解释道:“全麻手术时候经常会用到的一种辅助类药,能让人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肌肉保持松弛,便于医生开刀。死者脸上的笑容就是肌松药作用的结果。”

    冷小兵大概听明白了怎么回事,随即更多的困惑涌上了心头。

    首先是作案手法,凶手既然已经用麻醉药控制了受害人,显然可以直接用锐器割开她们的手腕,为何要多此一举注射肌松药?难道仅仅是为了让死者的脸上带着微笑?那微笑又意味着什么?其次是那块裸露的地面,受害人被割腕之后,血液从喷溅到流淌再到凝固,地面不应该有任何露出才对,除非那里放了什么东西,阻碍了血液的流动,而在血液凝固之后,凶手又拿走了该物品。尸体呈侧卧姿态,受害人的目光正好看着那件东西,凶手似乎有意让受害人目睹该物。最后是作案时间,文件之中夹着一张便笺,上面写着四起案件发生的时间:1991年5月18日,1994年7月4日,1998年的11月13日和14日。前三起案件间隔时间长达三到四年,第三起和第四起之间,却只隔了短短的不到24小时,将每一起案件发生的时间分布在一天中,既有上午十点,也有深夜时分,毫无规律可言。

    冷小兵重新低头看了看尸检报告和现场勘查报告,里面如实记录着一些结论,同样没有答案。字里行间都表明,当年的办案人员有着和他一样的困惑。凶手作案时所采用的多余的手法,看似毫无意义,却又意味深长,就像一篇诗里的省略号。没有省略号,诗便是几句干巴巴的话,有了,便有了叹息声,有了供人猜测和想象的无尽空间。

    车子在市监狱门口停下,陈大明带着冷小兵,沿着一道长长的灰墙走过。那天太阳很大,灰墙顶部铁丝网的阴影投射在地上,形成了一条凹凸不平的线,像一排不整齐的牙齿。走了大约两分钟,监狱的办公区出现在了眼前。

    监狱长站在楼下等着他们,看到陈大明,热情地迎上来握手:“老陈……”

    监狱长看了看陈大明身后的冷小兵,点了点头,冷小兵慌忙点头回应。

    这是冷小兵第一次来监狱,虽然被招到刑警队已经快一年,但他从未出过外勤。之前的主要工作就是订卷宗,打热水,打扫卫生,替加班的同事买盒饭。枯燥乏味的内勤工作,对充满憧憬的新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同期被招入刑警队的人很快就忍受不了日常繁琐,纷纷找关系,调到了别的部门。只剩下冷小兵一个人,还在继续坚持着。这份坚持,理想主义占了三分之一,讷言迟语占了三分之一,困惑不解占了三分之一。他在警专读书的时候表现平平,属于既不好也不坏,既不突出也不垫底,随大流的一拨人。这一拨人的共同理想,或者说出路,无非是从派出所干起,熬资历等机会。大多数人一辈子奉献给了基层,少部分幸运的人被调入心仪的警种。冷小兵从来没有想过他会是幸运的那一拨,所以当他得知被刑警队选中的时候,脑子一片空白,不敢相信是真的。他想问陈大明为什么会选他,但每次话到嘴边,又生生地咽了回去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谁是凶手简介 >谁是凶手目录 > 第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