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章
的眼帘。别被骗了,那微笑是肌松药起作用的结果,师父的话在他耳边响起。最可怕的是麻药失效,而肌松药却起了作用,人会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一动不动地看着自已死亡,监狱长的话同时响了起来。他感觉自已走到了地狱的尽头,没有找到出路,却看到了另一个地狱。

    “凶手在对受害人实施注射死刑吗?”陈大明问监狱长。

    监狱长看了尸检报告里有关麻药和肌松药剂量的分析报告,点了点头:“你猜的没错,是在模仿注射死刑,不过,凶手刻意控制了剂量,只用很少的麻醉剂,却使用了大量的肌松药,这样就能保证受害人在头脑清醒的状态下,一动不动地死去。”

    “可是,有一点我不太明白,”监狱长皱眉问陈大明:“第三步,凶手为什么不用氰化物,而用割腕放血来代替?不会是因为氰化物属于严管控药物,很难弄到手吧。”

    陈大明摇了摇头,否认了这一推测,接着说道:“大量氰化物致人死亡,只需要很短的时间,有的甚至不到一分钟;但用割腕放血的方式,则需要十五分钟左右。我猜,凶手之所以用割腕放血来替代毒药,就是为了延长受害人的死亡时间,以增加她们的痛苦,”师父指了指照片上死者面前那块裸露的长方形地面,说:“这里曾经摆放过一个底座为10乘20厘米的东西,有可能是闹钟一类的计时装置,嗯,准确的说是倒计时,凶手故意让死者看着闹钟,滴答滴答滴答,生命最后的十五分钟就这么一点点流逝,却什么都做不了。”

    刺耳的闹铃声在冷小兵耳边响起,笼罩在这起连环杀人案上的迷雾彻底被廓清,真实呈现了出来。杀人并不是凶手的最终目的,他在收集痛苦和死亡的片段,倒计时闹钟就是最好的载体。他再次将目光停留在受害女人的笑脸上,这次他注意到了她们的姿势,血泊中的躯体,侧身弯曲而卧,像拉满的弓箭,目光直视闹钟,像蓄势待发的箭弩。闹钟、微笑的脸和身体构成了一幅让人印象深刻的图案。很多年之后,冷小兵在张掖大佛寺参观的时候,才明白那幅图案的另一层意味。卧佛以微笑表达痛苦,又以痛苦注解微笑。

    从监狱里出来,陈大明让冷小兵先回警队,他要去医院排查有关肌松药和麻醉剂的失窃情况。陈大明手上拿着一个十六开大的记录本,里面记录着十年间他排查过的所有线索。白川案发生的年代,路面上没有太多监控,手机和互联网刚刚开始时兴,dnA检验技术尚未普及,破案的主要手段依赖分析比对指纹、足迹以及作案工具等痕检技术,如果凶手有一定的反侦察经验,刻意隐藏痕迹,破案难度就会大大增加。白川系列杀人案正是这样一起案件,凶手在作案过程中,没有留下任何的指纹和足迹,甚至连一根头发都没有留下。更要命的是,白川案的动机模糊不清,凶手和受害人之间没有丝毫关联,四名受害人之间亦没有交集,就仿佛大海之中互不通航的几座孤岛。

    1991年首案伴随有财物失窃的情况,警方误以为这是一起因盗窃引发的意外杀人案,忽视了受害人颈部和手腕上的针孔;1994年第二案,现场发生了激烈的打斗,受害人经过殊死反抗,凶手用现场找到的绳索捆缚其手脚后,最终将之杀害,现场虽然提取到了玻璃碎片——用来装麻醉剂和肌松药的容器;但警方依旧没有发现疑点,将这起案件跟91年的案子进行并案。第二案被孤立地看做一起情杀案,受害人生前的风流史成为警方的重点排查方向。直到1998年11月连续发生的两起案件浮出水面,警方才意识到这可能是一起连环杀人案。相比于警方的迟钝,谣言如蝗灾一样,迅速蔓延到小城的每一个角落。白川出现了一个专杀女性的连环杀手的消息很快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夜市变得萧条,商场里女装滞销,口红和香水也被视为危险的信号,经济萧条的另一面则是人口出现大幅度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谁是凶手简介 >谁是凶手目录 > 第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