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是否可用呢?
她没动,只等着看此人能不能躲过去。结果他躲过去了,禁卫军并未查出什么。
等禁卫军出去了,这人看了过来,朝桐桐点了点头。
桐桐颔首微笑,跟林药郎分开之后,她又上马市,想找一匹还算看得过去的马!却不想又看见了那个在酒肆见过的汉子,两人同时相中一匹马。
桐桐才要打招呼,却从对方的袖子里看见一面玉牌,玉牌上刻着一个篆字蒲!
蒲?
隋朝有一上柱国李宽,被册封为蒲山郡公!
他有一子承袭了爵位,是为蒲山公他就是李密!
李密随杨玄感造反,后上瓦岗,前锋营叫蒲山公营!
而李密在杨玄感造反兵败之后被俘,在押解的路上逃跑,藏匿于民间数年!
所以,眼前这人就是李密!
稍后见
整理人:
u
11:19
[1488]隋唐风云(14)二更
隋唐风云(14)
李密而今多大呢?看起来三十岁上下。
桐桐在心里推算了一下,差不多他也就是这个年纪了。李密曾在宫中做过仪卫,隋炀帝看见他了,就注意到了,问那是什么人。
宇文述说那是李宽的儿子,叫李密。
隋炀帝就说,这个人的眼神顾盼,别叫他在宫中当宿卫了。
宇文述呢,说的很有技巧,就找李密说:贤弟呀,你是贤才!宫中侍卫这样的官职怎么能配的上你呢?你靠你的才能,今后会大有作为的。
于是,李密自己高高兴兴的辞掉了宫中侍卫的差事,读书去了。他骑在黄牛上,书挂在黄牛角上,一只手拉着牛绳,一只手拿着书认真的读。
杨素看见了,觉得李密勤奋,就跟他的儿子杨玄感说:“李密这样的人,你们都是赶不上的。”
于是,杨玄感就非常的佩服李密,把李密当成密友。当他想造反的时候,先暗中派人秘密的迎接了李密,让他来主持谋划。
所以,李密的年岁上来说,跟杨玄感悬殊应该不大。
这么一比对,年龄算是对上了。
再说什么长相,这个多不太靠谱。至于说袖子中藏着的东西被自己看见怎么说呢?这得看这里是什么地方,而李密又是什么样的人。
这里是马市!
从南北朝时期开始,皆是一牛车为贵。北魏的皇帝出行,要用十二头牛来拉。每个大臣都有自己的牛车,这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
有个词叫‘犊车麈尾’,这个典故出自《晋书》。晋书上说这个叫王导的,他惧内。背着老婆曹氏在外面养了个小妾,结果被他老婆知道了,他急着跑去给小妾报信,结果牛车跑的太慢了,他急着用麈尾当鞭子驱赶牛,却不想着牛车车辕长,而麈尾太短,打不到牛身上。
这个麈尾类似于拂尘,贵族、官员抱在怀里,代表的是身份。王导就是用这个代替鞭子的。
于是,这个词说的是惧内。
但另一方面也描述了这个牛车的社会地位和大致模样。
而以牛车为贵的时期,一直从南北朝延续到唐初!
所以,在牛市碰到贵人的概率很高,但是在马市碰见显贵出身的人概率很低很低!而若不是很高的出身,从见识上而言,能认出什么?认字么?
况且,李密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在被俘虏之后,跟其他几个被俘虏的人说,咱要是被带回去,会被砍成肉泥的,必须想办法逃跑。于是,他们把钱财都拿出来,给看押他们的官兵说:“我们死后,就拿这个安葬我们,剩下的就当是报答了。”
官兵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