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低,自来没见过多少好的。李密请求买好酒好菜,这些吃着喝着,这不就放松了吗?日子一长,李密跟其他几个人把墙给挖穿,从墙洞里给钻出来了。
出来之后就投奔另一个造反的头目,叫郝孝德,这个人没有尊着李密,李密便自己走了。
后来到淮阳,藏匿在市井,自称是刘志远,招徒讲学,其中有个少年叫王伯当的,出身市井,拜在他门下,受教了数月,两人自此有了师徒名分。但是呢,李密当是写了一首诗,叫《淮阳感怀》,抒发他闷闷不乐的情绪,写完之后,在市井中眼泪长流
这幅情态,别人给告发了,于是,他又逃了。
从这里看,李密是个缜密的人么?出谋划策,在大事的谋划上或许有缜密的一面。但真要在细节上亲自操作,他不成!
况且,在洛阳认识他的人挺多吧!他怎么敢的?或是,他来洛阳是要见什么人?
桐桐打量了对方,却见边上有一精瘦的汉子过来,陪着笑脸:“二位郎君欲买马?”
李密点头,问这人价钱。
桐桐朝边上看了看,那边的大胡子正与人讲价,所以,此二人谁是能做主的人?
她扭过脸再看,却见那精瘦的汉子顺走了李密袖中物。
桐桐三两步过去,一把拉住这汉子,顺手一捞,玉饰攥手心里了,只流苏露着,能叫李密看清。
李密一摸袖口,面色大变。
桐桐看这精瘦的汉子:“尔可知盗窃为何罪?”
精瘦汉子两股战战,真尿了出来。
隋文帝在位时,鼓励百姓相互揭发盗窃行为,凡属实,将没收被告者所有财产给告发者。这个政策的走向不是治安更好了,而是让更多的人利用这条法律发了横财。
有人故意把贵重的东西丢在路上,等着人去捡,捡起来就去告。告了就罚没这个人的财产到自己名下。
你就算是巨贾富商,一旦被人这么设计,那你的所有财产都将转移给另一个人。
这个结果就是,偷盗的人数暴增,人人争相揭发。
于是,朝廷又颁布了更严厉的律法,规定,只要偷盗过一钱,就杀头暴尸;凡受贿过一钱,谁要是知情但是却知情不报,那就得被处死;
更有几个人合伙偷了一个桶,被杀头的。
几个人路过一田,从田里偷到了一瓜,皆被砍的。
这都是在杨坚晚年施行的严刑峻法,百姓闻之丧胆。
桐桐压低声音:“快滚!”
“喏!喏!”那汉子吓的钻入人群,一眨眼便不见了。
李密连忙过来,拱手致谢。如此严苛律法,竟敢有人偷窃,当真是没有想到的事。
桐桐将玉饰递过去,“请阁下妥善保管。”
李密接了过来,攥于手心,而后问说:“敢问小郎君,可是相中这匹马?”
这匹马只是还行!她点了点头,“是啊!走遍马市,只它还瞧的过去。”
李密便笑了:“那这匹马赠与小郎君,如何?”
“不敢”
“诶!”李密打量桐桐:“小郎君满脸英气,不是池中物”
桐桐打断了他,“阁下盛情,心领了!但小子斗胆一猜,先生比小子更需要这匹马”逃命!
憂
愺
獨
鎵
说完,转身就走!
李密:“”这是被人认出来了?他攥了攥这玉饰,正要走,两个壮汉走了过来,站在李密身侧,低声唤了一句:“郎君。”
李密追着桐桐就去,低声吩咐家将:“跟上。”
喏!
桐桐知道有人跟着,择小巷而入,而后站住,转身看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