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先笑:“闻人明恪,桐州的府台大人,初次见面”
下一刻,他望向乐无涯,哑口失言,原本红润的面色渐渐转为苍白。
乐无涯佯作不察,恭敬行礼:“因着按察使大人公务繁忙,未曾前往使司拜会,实乃下官之过,请大人恕罪。”
淼淼,自从反目之后,真是许久不见了。
[153]义绝
乐无涯还是乐无涯时,得天子令,在短短两年之间连过于乡试、会试,于天定十四年登了明堂。
殿考当日,考生们着青白长袍,戴儒士巾,分列昭明殿两侧,各自垂头,神情庄严肃穆。
乐无涯立在最前,发间用红檀珠绑了一条小小的辫子,藏在发间。
这红檀珠是他新得的礼物。
昨日,两个小的从宫里偷跑出来,说是给他送考,赠了这串珠子给他。
项知是骄傲地抢话邀功:“我买的珠子!”
项知节抿着嘴,有点不好意思:“我我开的光。”
项知是瞥他一眼,拆穿道:“六哥,别往自己脸上贴金啊,你没得道,又没升仙,开什么光?顶多算你对着我的珠子念了一遍经。”
项知节难得有点着急,身体微微向乐无涯倾近:“老师,我,我很虔心,照着照着开光仪式做的,分毫不差。”
乐无涯甚是喜爱这样亮色的小玩意儿,缠在手腕上观视,笑道:“一人出钱,一人出虔心,很好,我明日必高中状元。”
此话并非他夸口虚言。
乐无涯本就是皇上亲口点去应试,自有天恩庇佑。
此外,他因着外貌出众,口齿伶俐,自幼生在上京,随着命妇母亲出入宫闱,在场的无论是司礼内监还是监试官,都与他相熟。
任谁都知道,只要不出差错,今科状元非他莫属。
不少考生都对他的才名有所耳闻。
乐无涯曾在对景族的铜马之战中立下赫赫之功,虽说自幼也读诗书、明礼义,到底是由武转文,却仍能在众位寒窗十载至数十载的考生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可知此人是水中龙,天上凤,不可与之争锋。
寻常考生既自知难以与此等人物比肩,面上以礼相待,心中敬而远之,暗叹自己倒霉,怎偏偏与此人同科应试。
乐无涯答完试题,便与另一名同时交卷的考生前后脚出了昭明殿。
他今日答题答得顺遂,便像只骄傲的孔雀,在前走得器宇轩昂、成竹在胸。
正走着,他忽然听得身后传来一声浅笑。
乐无涯回头望去,看见那与自己同时交卷的考生笑盈盈地盯着他的后脑勺瞧个不停,见他回望,也不见收敛,反倒注视着他,嘴角笑意更盛。
普通考生初入宫闱,前有内监引路,四面是宏伟宫墙,多数是心有戚戚,不敢张狂,只敢低头行路,但乐无涯这些年来经常出入宫廷,不讲那些个规矩。
他笑问:“兄台笑什么?”
那人敛住笑意,虚指一下他的头顶:“见谅。我见足下头戴红珠,昂然而行,颇像”
“像什么?”
那人喜笑颜开:“颇像我家养的那只小白鹅。”
乐无涯愣了片刻,大笑出声,惹得一旁的司礼内监一阵惶恐,轻声提醒道:“乐公子,低声些,好叫奴婢交差啊。”
那人见太监这样尊称他,不禁好奇:“这位内监大人认得您?”
乐无涯自报家门:“在下姓乐,名无涯,字有缺。”
然而那人继续用好奇的眼光打量乐无涯,仿佛乐无涯并没能解答他的疑惑。
乐无涯懂他的意思了:“我乃昭毅将军乐千嶂第三子。”
这下,眼前的考生豁然开朗了。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