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张远业慢行一步,与郑邈走在了一处。
如今,郑邈官至三品,是一方封疆大吏,与张远业平起平坐。
大理寺算是郑邈的娘家,二人自是比旁人有话说些。
“郑大人,好糊涂啊。”张远业压低了声音,“为何平白提起那人来?如今皇上他老人家最忌讳的便是他了。”
郑邈冷静道:“我不在京中供职,如何能知晓皇上他老人家的忌讳呢?”
张远业:“”
他不说这话还好,此话一出,他敢确信,郑邈就是故意为之。
张远业迟疑道:“你将闻人明恪与乐那位大人相提并论,就不怕皇上对他生出龃龉?”
郑邈:“我并不害怕。”
张远业是个性情温和之人,虚心请教道:“愿闻其详。”
郑邈道:“一来,皇上对闻人明恪本就心怀龃龉。”
对于闻人明恪这个监生出身的七品小官,是如何有如神助、连跳五级的,郑邈早有耳闻。
若皇上当真如此爱惜闻人明恪的才干,就该在兴台邵逆案破之后,就将他召入京中,暂留听用,让吏部详加勘察,再安排他的去处,而不是将这个小年轻不声不响地破格提拔至桐州知府的高位,让他这个二十来岁的嫩肩膀,硬挑起一府之主的铁扁担。
与其说是重用,不如说是天子有心要试一试他的成色,顺便将这个官场新人投入情势错综复杂的桐州,看桐州三任知府先后倒台,究竟是何缘由。
闻人明恪若是被孤立、被同化,或是干脆像钱知府一样不明不白死在任上,便是他自己无能,辜负圣上重托。
但未曾料想,闻人明恪乃是一等一的名剑凶器,刚一出鞘,便精准挖出了卫逸仙这个暗地里搅弄官场风云的痈疮、蠹虫。
皇上爱惜人才不假,但眼见此刀如此锋利,非见血不能收,难免要再生出一层忌惮和不满来:
你闻人明恪既然有天大的本事,那有困难何必找朝廷?
郑邈继续道:“二来,皇上确实不喜那位大人。然而斯人已逝,活着的人总要讲些体面。即使那位大人深负圣恩,到底生前殚精竭虑,死后未得全尸,算是得了应有的报应了。皇上向来重体面、讲体统,我说闻人明恪与那位大人相似,皇上如此宽宏大度之人,若是因为区区在下的这么一句话就刁难于他,岂不是显得心胸狭窄,无圣人之雅量?”
张远业:“”
他倒也不想闻得这么详。
听到一半,张远业便不安地环顾四方,确认无人窥听,才松了一口气:“你呀,还是那个脾气,什么话都敢说,不要命啦?”
郑邈再度语出惊人:“是闻人明恪叫我这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