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章 刘辩的密史
    没到片刻功夫,只见一位身穿灰色劲装,腰悬黑色佩刀,面如紫玉,目若朗星,细腰乍背,目测身高约1米80上下的年轻护卫,带着三个家丁打扮的小厮。急步来到我的身前。

    只见他刚停下脚步,立马就冲着我弯腰拱手,面露欣喜的说道“微臣叩见殿下,殿下可算是你醒了,你已昏迷两天了,殿下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微臣便是。”

    殿下?汉朝官员对皇子的称呼?这是在演戏么?当下我疑惑的问道“哥们,你们这是在拍戏么?还是这游乐场里有历史角色扮演节目?穿的倒是像挺模像样的,这场面布置和这气势到都很像那么回事啊。”

    这青年听到我的质问后,首先是表情错愕了一下,但马上又恢复过来,又是拱手躬身答道“禀殿下,微臣并不知殿下所说的拍戏和角色扮演节目是什么,但史道长日前曾吩咐过微臣,一但殿下醒了就要马上派人去禀告于他,并告诫微臣如殿下醒来,如要吃食用度等需求,可立马给予,但如殿下有任何古怪疑问,都要等史道长来了,再给殿下解惑。微臣先前已派人去禀告道长了,想来道长已经在来的路上了,还请殿下稍等片刻。”说完又是冲我一弯腰拱手后退到了我的身侧,并不再回答任何关于我先前提的问题了。

    我看他如此这般,明白再问下去也问不出什么来,还是等那个史道长来了再说吧。利用等待的时间,琢磨起我醒来之后的所见和之前这年轻护卫话语间所说的内容了。

    这里的房间符合汉末时期的摆设,他又称我为殿下,话语间还提到了一个姓史的道士。对于一个历史系文科生来说,当把这三个要素串联起来时,让我陡然间想起了汉末一个比较隐秘的历史事件。

    因东汉末年灵帝刘宏早年的子嗣不是因难产未能下生,就是因早夭而亡,所以直到中年的灵帝并未留下任何子嗣。在古代首位皇子的诞生,那是有着代表皇室正统延续的象征,但汉灵帝的子嗣迟迟无法孕育,这对当时固有的封建统治思想来说,那是万万不能接受的事情。

    当时间来到东汉灵帝刘宏在位的熹平五二年,公元173年10月14日,其后宫何贵人在这日顺利诞下一子,灵帝为其取名刘辩。灵帝怕此子再次夭折在宫内,便将其寄养在宫外,就是寄养在一位姓史的道士家中。据查实此人名史子眇,乃是当时离皇城不远处的太乙宫的当代观主。可历史上对这位史道长的记载,除提过他收养年少时的少帝刘辩外,就再没有其它的历史痕迹了。

    在这里说到的太乙宫,它可是大有来头,据《三秦记》记载,太乙山在长安东南八十里,山中有太乙元君湫池。在西汉武帝元封二年,汉武帝在此祭祀太乙神,并建一道观。因太乙神是古代神话中地位较高的神明,汉武帝为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而进行祭祀活动,此地也由此得名太乙宫。

    能当上一个在汉朝,皇帝用来为苍生祈福的道观的观主,那说明这位史道长在当时的地位应该不简单。

    我在学习这段历史时,可是知道在这一时期留有历史记载的道士可不少,光世人皆知的就有四位。

    1、张角:创立太平道:汉灵帝建宁年间,张角信奉黄老学说,假托神灵传道,以《太平经》为主要经典,传授法术和咒语广收门徒,创立太平道,并自称大贤良师。他持九节杖为符祝,以“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为人疗病的方式传教,十余年间,信徒发展至数十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并发动了汉末最大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后被镇压。

    2:左慈:传曹操将其收为军中小吏,他在酒宴上表演钓吴松江鲈鱼、取蜀地生姜等神奇法术,还曾用少量酒肉让百官吃饱喝醉,曹操欲杀他,他却隐入墙壁消失,后又在阳城山化作羊群躲避追捕。左慈不堪曹操逼迫遁入荆州,刘表本欲杀他,但他施术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再兴大汉四百年简介 >再兴大汉四百年目录 > 第2章 刘辩的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