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24章 纹数学课
圈像4"她用的是苗语民谣的调子,但吐出的全是数字。更神奇的是,纹样排列顺序竟真能对应圆周率位数!

    孩子们自发地跟着唱起来,稚嫩的童声惊飞了树上的斑鸠。王主任站在原地,手里的文件袋啪嗒掉在地上。龙安心悄悄观察他的表情,从震惊到困惑,最后定格在某种复杂的恍然。

    "铜钱眼是9,稻穗垂是2,完了!"吴小花一口气背到小数点后15位,小脸涨得通红。孩子们欢呼起来,有个鼻涕娃甚至翻起了跟头。

    王主任弯腰捡起文件袋,动作慢得像电影慢镜头。他掸了掸根本不存在的灰尘,突然问:"这个圆周率歌,谁教的?"

    "我阿婆。"吴小花指向务婆,"她说古歌里藏着所有数字的秘密。"

    龙安心突然想起那本《苗族纹样几何学》里的记载:古歌师用纹样记录历法,用歌谣传承数学。他看向吴晓梅,发现她正用绣片边缘的布条折几何图形——一个完美的正十二面体在她掌心渐渐成型。

    "下周统考"王主任的嗓音干涩得像砂纸,"你们班"

    "保证及格率。"龙安心斩钉截铁地说,虽然心里完全没底。他刚要去拿数学课本,却见王主任摆摆手。

    "把那个纹样数学整理个教案。"金丝眼镜后面闪过一丝龙安心读不懂的情绪,"省里在征集民族文化与学科融合的案例。"

    教育局的车扬起一片尘土开走了。孩子们欢呼着扑向绣片,七嘴八舌地讨论怎么用纹样解应用题。龙安心腿一软坐在讲台上,这才发现衬衫后背全湿透了。

    "给。"吴晓梅递来一个竹筒杯,里面的茶汤飘着几片金黄色的叶子,"务婆特制的压惊茶。"

    龙安心灌了一大口,苦涩中带着奇异的甘甜。他望向操场,孩子们正分组用绣片拼几何图形:吴小花那组用菱形纹拼出了立方体展开图;几个男孩用星辰纹摆分数模型;还有个腼腆的小姑娘独自在角落,用丝线在绣片上缝三角函数曲线。

    "他们真的懂了"龙安心喃喃道。那个腼腆女孩缝的正弦波,振幅和周期竟完全正确。

    吴晓梅挨着他坐下,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绣片边缘:"我小时候,阿爸用稻秆教我算数。摆一道加法要半小时,但永远不会忘。"她指向正在用纹样做除法的一群孩子,"这些图案,就是我们的稻秆。"

    阳光终于驱散了晨雾。龙安心摸出手机,拍下孩子们围着绣片学习的场景。他打开社交媒体,犹豫片刻后输入标题:"当斐波那契遇见蝴蝶妈妈——苗寨小学的纹样数学课"。

    正要点击发送,一条微信弹出来。是州教科所的老同学:"快看省教育报官网!你们上头条了!"

    链接点开,赫然是省台昨天拍摄的务婆讲解纹样密码的新闻视频,标题烫金大字:《藏在苗绣里的千年数学智慧》。评论区最热的一条写着:"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龙老师!"吴小花举着作业本跑来,"我用纹样解出鸡兔同笼问题了!"

    本子上画满古怪符号,但龙安心一眼就看出解题思路:她用星辰纹代表鸡,云纹代表兔,通过纹样组合推算出数量关系。这分明是最原始的代数思维!

    "明天我教你们用纹样画坐标系。"龙安心听见自己说。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这完全偏离了教学大纲。但孩子们已经欢呼起来,有个男孩甚至翻出书包里的绣绷,说要绣个"数学锦囊"带去考场。

    下课铃响起时(其实是村长敲的破铁钟),龙安心发现操场边缘多了几个身影——寨子里的老人们不知何时来了,蹲在围墙下默默看着孩子们玩绣片。他们皱纹纵横的脸上看不出表情,但当吴小花用苗语唱起"几何古歌"时,龙安心分明看见最年长的那个阿公抹了抹眼睛。

    午饭时间,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简介 >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目录 > 第124章 纹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