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理呗
不,我是说更长远的。詹姆斯认真地看着他,以你的进步速度,半年后完全可以做专业翻译了。你应该有更大的发展。
邵洪洋从没想过那么远。在他心里,能给大学教授当助理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
俺...俺没上过大学,能做啥啊
学历不是问题,能力才是。詹姆斯说,下周有个翻译公司的朋友要来,我介绍你们认识。
晚上,邵洪洋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詹姆斯的话让他既兴奋又害怕。专业翻译那得是多厉害的人才能干的活儿啊!可转念一想,三个月前他连电脑开机都不会,现在不也能做PPT了吗
第二天一早,邵洪洋破天荒地没去小树林背单词,而是敲响了林教授办公室的门。
林教授,俺...俺想系统地学英语,您能给指条路吗
林教授推了推眼镜,笑了:我正等着你这句话呢。
林教授的办公室堆满了书,连窗台上都摞着厚厚的词典。邵洪洋站在门口,脚像生了根,不敢往里迈。
进来啊,站着干啥林教授从一堆文件中抬起头,眼镜片上反射着晨光。
邵洪洋小心翼翼地跨过地上的书堆,在访客椅上坐下,屁股只敢挨半边。他闻到了空气中浓郁的墨香和咖啡苦味,这味道让他想起大学教学楼——那个他从前只敢远远望着的圣地。
想系统学英语林教授递给他一杯茶,说说,怎么个系统法
邵洪洋双手接过茶杯,热度透过陶瓷传到掌心:就是...能正经当翻译那种。詹姆斯老师说俺有天赋,可俺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天赋林教授突然笑了,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语言天赋吗
邵洪洋茫然摇头。
不是发音多标准,不是词汇量多大,林教授指着自己的耳朵,是这里——能听出弦外之音,能抓住说话人的情绪和意图。你上次在英语角讲的那个忽悠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邵洪洋脸红了。那天他随口讲了个屯子里二叔卖马的故事,用忽悠这个词形容讨价还价的艺术,没想到林教授记得这么清楚。
下个月学校有个国际农业研讨会,林教授突然说,需要几个懂农业术语的翻译,你有兴趣吗
邵洪洋手一抖,茶水洒在裤子上:俺给国际会议当翻译不行不行,俺连大学门朝哪开都不知道...
会议主题是东北传统农业智慧与现代科技,林教授像没听见他的推辞,正好需要熟悉东北农村又懂点英语的人。詹姆斯说你这两个月进步神速,我觉得可以试试。
邵洪洋嗓子发干。国际会议!那得是多少外国专家啊!他脑海里浮现出电视上看过的场景——西装革履的学者们,同声传译的耳机,铺着白桌布的讲台...
材料可以先准备起来,林教授从抽屉里拿出一叠文件,这是往届会议的论文集,你拿去看看。不会的术语记下来,我找研究生帮你。
捧着那叠沉甸甸的资料走出办公楼,邵洪洋两腿发软。阳光刺得他睁不开眼,耳边嗡嗡作响,像是有一万只蜜蜂在飞。他踉跄着走到一棵老槐树下,一屁股坐在石凳上,颤抖着翻开第一页。
可持续农业...土壤退化...轮作制度...满眼都是看不懂的专业词汇。邵洪洋额头抵在粗糙的树皮上,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他一个初中辍学的农民,凭什么给教授学者们当翻译
回到公寓,邵洪洋把资料摊了满床,像面对一场不可能打赢的仗。詹姆斯晚上回来时,发现他趴在桌上睡着了,脸颊压着一本翻开的词典,口水浸湿了agroecology这个词条。
邵詹姆斯轻轻推醒他。
邵洪洋猛地抬头,眼睛布满血丝:詹姆斯老师!这个生态农业系统到底是啥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