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会心的笑声。

    会议结束后的酒会上,林教授带着一位西装笔挺的中年男子找到邵洪洋:邵,这是上海语言桥翻译公司的王总监,他对你很感兴趣。

    王总监递上名片:邵先生的翻译风格令人耳目一新。我们正在组建一个专门处理地方文化项目的团队,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加入

    邵洪洋接过烫金名片,手指微微发抖。上海翻译公司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他最疯狂的想象。

    我...我得考虑考虑,他结结巴巴地说,家在东北,媳妇孩子都在这儿...

    当然,不急。王总监举杯致意,这是我的联系方式,随时欢迎咨询。起薪一万二,项目提成另算。

    一万二!邵洪洋差点咬到舌头。这个数字比他家全年收入还高。

    回家的公交车上,邵洪洋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玉米地,思绪万千。一天的会议下来,他的西装后背已经汗透,喉咙沙哑得像吞了把沙子,但心里却有种奇异的充实感——他做到了!那些高深的理论,那些洋人的长句子,他都接住了,甚至还加了点东北风味。

    手机震动起来,是王秀芬发来的消息:会开得咋样儿子想你了,非要跟你视频。

    邵洪洋看着这条朴素的问候,突然鼻子一酸。就在今天,他站在了从未想象过的高度,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而电话那头,是他扎根的土地和最亲的人。

    该如何选择

    推开公寓门,詹姆斯正等着他,桌上摆着两罐啤酒和一堆外卖盒子:庆功宴!今天你太棒了!

    邵洪洋瘫在沙发上,连喝三大口啤酒才开口:詹姆斯老师,上海那边的工作...

    我听到了,詹姆斯笑着说,惊人的机会,不是吗

    可俺家在这儿,大宝刚上小学...邵洪洋揉着太阳穴,再说,俺这点本事,去了大城市不得露怯啊

    詹姆斯放下啤酒罐,认真地说:邵,你知道我最佩服你什么吗不是你的语言天赋,而是你学习的态度。这三个月,我看着你从零开始,到现在能专业翻译——这种成长速度,我在哈佛的学生里都没见过。

    邵洪洋低头盯着自己的手——这双布满老茧、曾经只会握锄头的手,今天竟然在专业会议上做起了同声传译。

    先别急着决定,詹姆斯拍拍他肩膀,周末回家和妻子商量商量。无论如何,今天是你人生的里程碑,值得庆祝!

    那晚,邵洪洋做了个奇怪的梦。梦里他在一片无边的玉米地里奔跑,每株玉米上都结着英文字母,风一吹,沙沙作响,像是在对他诉说远方的故事。

    周六一早,邵洪洋就坐上了回村的班车。怀里揣着上海翻译公司王总监给的名片,还有他这三个月攒下的八千块钱工资。车窗外的玉米地一片金黄,眼看着就要到秋收季节了。

    往常回家,他总是归心似箭,想着媳妇做的酸菜白肉,想着儿子扑进怀里的那股热乎劲儿。可今天,他的心情却像车窗外忽晴忽阴的天,一会儿想着上海的高楼大厦,一会儿又想着家里的土炕灶台。

    洪洋回来啦村口小卖部的老张头招呼他,在城里给老外干活,挣大钱了吧

    邵洪洋勉强笑笑:混口饭吃呗。

    拐进自家院子,一股熟悉的猪食味儿迎面扑来。王秀芬正弯腰在灶台前忙活,听见动静头也不回:还知道回来啊豆子都快烂地里了!

    媳妇儿...邵洪洋放下包,从后面轻轻抱住她。王秀芬身子一僵,随即挣开:少来这套!儿子去你妈家了,赶紧洗手吃饭。

    饭桌上,王秀芬絮絮叨叨说着村里的事:谁家儿子考上公务员了,谁家母猪下崽了,老张家大棚的西红柿卖了好价钱...邵洪洋扒拉着饭,几次想开口说上海的事,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咋了城里饭吃多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东北翻译官简介 >东北翻译官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