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相告,同时观察他的反应。
程远山若有所思地捋须:苏世仁的千金啊...有趣。他忽然正色,小七,我程某人不喜欢欠人情。你救我一命,我给你两个选择:五百两银子,或者在我府上学徒五年,包吃住,每月二钱银子。
我毫不犹豫:愿随程老爷学习。
这个选择显然在他意料之中:不问问学什么
程老爷以丝绸起家,想必是教经商之道。我顿了顿,但学生以为,程府值得学的,远不止于此。
data-faype=pay_tag>
程远山哈哈大笑,唤来管家:带他去换身衣服,安排在听雨轩旁边的厢房。从今日起,他是我程远山的徒弟。
跟随管家离开时,我回头看了眼书房。程远山站在窗前,阳光给他的轮廓镀上一层金边。我知道,从这一刻起,命运已经转向。
在程府的第一个月,我主要做两件事:熟悉程家产业和恶补算术。
程家有三间绸缎庄、两处染坊,还在杭州设有分号。每天清晨,我跟随掌柜们学习看账本、识别布料品质、了解客源构成。下午则跟着程远山学习大商号的运作方式。
小七,过来。这天程远山把我叫到内室,指着桌上几匹绸缎,说说区别。
我仔细抚摸面料:这匹是湖州丝,经纬细密但手感偏硬;这匹是川丝,柔软但容易起毛;最好的是这匹,苏州顶级作坊的货,光泽度与韧性俱佳。
价格呢
按目前行情,分别值八两、十二两和二十两一匹。
程远山满意地点头:明日随我去锦华庄,那里最近客流减少,你观察后写个条陈给我。
第二天,我在锦华庄待了一整天。与掌柜交谈,观察客人购买习惯,甚至假装顾客去竞争对手的店铺比价。晚上,我熬夜写了一份详细的建议书。
会员制程远山翻看我的条陈,对这个新词感到疑惑。
就是给老顾客发特制木牌,累计消费满百两可享九五折,满五百两九折,以此类推。我解释道,还可以在季末给大客户赠送新款样品,让他们优先挑选。
程远山眼睛渐渐亮起来:有意思...还有这个捆绑销售,买上等绸缎送普通绣线的点子...
三个月后,锦华庄的营业额翻了一番。程远山在家族会议上公开表扬了我的贡献,我的月钱涨到了五钱银子。
那晚,我偷偷回了一趟破庙,给莫三爷带了上好的药膏,给孩子们带了糖果。王婆子摸着我的新衣裳直抹眼泪:咱们小七出息了...
离开时,我留下二两银子:有急事就去程府后门找马夫老赵,他是我朋友。
程府安顿下来后,我托人给苏芷柔送了封信,感谢她当年的启蒙之恩,并附上一盒上等补品作为礼物。
三天后收到回信,除了一番客套话,还提到她正在编纂一部草药图鉴,若我得闲可去苏家药铺帮忙辨识药材。
从此,每逢旬假,我都会去苏家药铺。起初只是整理药材,后来苏芷柔开始教我诊脉基础。她比前世我见过的任何医学生都要严谨,一味药材的产地、采摘时节、炮制方法,差之毫厘效用便谬以千里。
你学得真快。一次辨认完二十种易混淆草药后,苏芷柔惊讶地说,比我家药童强多了。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专注的侧脸上,细小的绒毛泛着金光。她已出落得亭亭玉立,但最吸引我的还是她谈及医术时闪亮的眼神。
苏小姐当年为何要帮助一个乞丐孩子一次我问出长久以来的疑惑。
她正在研磨药粉的手顿了顿:我十岁那年,见过一个冻死在街边的小乞丐。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后来每次看到乞儿,都会想,若有人帮他一把...
话未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