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宁小鱼开始在厨房里实验。她尝试在普通面粉中加入少量绿豆粉(木)和蛋黄(土),调整水温(水)和揉面时间(火)。前几次尝试都失败了——面条要么太脆,要么太黏。
第五次实验时,她灵机一动,加入了少量昨晚从俱乐部学来的日本料理常用的藕粉。这次的面团手感明显不同,更加柔韧有弹性。
这是什么宁建国看着女儿拉出的面条,惊讶地问。
应急配方。宁小鱼擦了擦额头的面粉,您尝尝
宁建国煮了一小碗,尝过后眼睛瞪大了:口感...居然比原来的还要爽滑
宁小鱼自己也尝了一口,惊喜地发现新配方面条不仅筋道,还有一种微妙的清甜回味。这是意外的突破!
下午,周世昌回到面馆,宁小鱼迫不及待地向他展示自己的发现。
投机取巧。周世昌尝过后却泼了冷水,传统配方经过几十年验证,岂是你能随便改的
宁小鱼不服气:但危机时刻需要变通啊。而且顾客反馈很好,张爷爷还说这是他吃过最棒的面条。
顾客他们懂什么周世昌哼了一声,却悄悄又盛了一碗,不过...勉强算你及格。明天开始学习八大菜系的基础理论。
宁小鱼偷偷笑了。她知道,这已经是周世昌式的表扬了。
晚上打烊后,宁小鱼独自留在厨房继续研究五蕴调和法。她将玉龙吟放在各种食材旁边,尝试用灵味诀感知它们的特性。渐渐地,她开始能区分不同食材之间的相容性,就像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一样奇妙。
金木相克,水火不容...但通过土元素调和...宁小鱼在笔记本上画着只有她自己看得懂的图表,完全沉浸在这种新奇的知识中。
还没睡周世昌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宁小鱼抬头,发现已经凌晨一点了:周老师,我在研究这个五蕴调和法,太神奇了!不同的食材真的像有性格一样...
她兴奋地讲述自己的发现,没注意到周世昌眼中闪过的复杂情绪。
你知道为什么我同意你去那个俱乐部吗周世昌突然问。
宁小鱼摇摇头。
因为真正的厨艺没有国界。周世昌拿起玉龙吟,轻轻抚过刀身上的龙纹,你祖父当年也常说,厨道至简,万法归一。
您能多告诉我一些关于祖父的事吗宁小鱼趁机问道。
周世昌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你祖父宁广和,是我见过最有天赋的厨师。二十年前的中华厨艺大赛,他本可以成为冠军,但...他的声音突然变得沉重,有些事情还不是时候告诉你。专心准备省级比赛吧。
宁小鱼有千万个问题想问,但周世昌已经转身离开,背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孤独。
第二天清晨,宁小鱼在厨房发现了一本崭新的笔记本,扉页上是周世昌工整的字迹:八大菜系精要。里面详细记录了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的特点、代表菜和核心技术。
宁小鱼小心地翻看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个表面严厉的老人,其实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关心着她的成长。
省级比赛前三天,周世昌突然宣布要进行模拟赛。
题目是融合。他背着手说,用本地食材结合你学到的任何菜系技法,做一道前菜、一道主菜和一道甜品。三小时完成。
宁小鱼深吸一口气,开始了挑战。她决定前菜用本地河虾结合粤式蒸法;主菜是改良版的红烧牛肉,加入法式红酒炖煮的技巧;甜品则是将传统酒酿圆子与意大利奶冻结合。
整个过程紧张而充满挑战。好几次她几乎要放弃某个环节,但想起周世昌说的厨艺没有国界,又咬牙坚持下来。
当最后一道甜品完成时,宁小鱼已经汗流浃背,但心中充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