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的那款手术器械模型。
盒子里还有一张卡片:[今年终于能亲手送给你。这七年来,我无数次想象我们并肩工作的场景。你治愈心灵,我治愈身体,但我们始终在治愈同一个人。——永远爱你的易辰]
赵涵南把卡片贴在胸前,泪水模糊了视线。模型底部有个暗格,里面是一本厚厚的剪报册,收集了她这七年来所有的专业文章、获奖新闻,甚至还有一次她接受健康栏目采访的截图。剪报册扉页上写着:[你看,即使分开,我们仍在同一条路上前行。]
阁楼的门突然被轻轻敲响,赵涵南慌忙擦去眼泪。爷爷探头进来:小白医生来了,说约了你去医疗站义诊。
我马上下去。赵涵南声音还有些哽咽。
爷爷注意到打开的箱子,了然地笑了笑:终于找到啦那小子每年10月都偷偷摸摸来家里,我还以为他做什么呢。
您……您知道
老房子隔音不好。爷爷眨眨眼,去年他在阁楼呆到凌晨,做那个小模型锯木头的声音吵得我睡不着。
赵涵南哭笑不得,同时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原来白易辰的等待从来不是孤军奋战,连爷爷都默默守护着这个秘密。
下楼时,白易辰正在院子里检查爷爷的康复训练器材。阳光给他挺拔的轮廓镀上一层金边,白衬衫袖口挽到手肘,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目光立刻落在赵涵南手中的剪报册上。
你……找到了。不是疑问,而是确认。他的耳朵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
赵涵南举起剪报册:你跟踪我的职业生涯
只是……关注。白易辰紧张地整理袖口,刚开始是想找到你的线索,后来就……成习惯了。
一阵微风吹过,槐树叶子沙沙作响。赵涵南突然上前一步,将头靠在他肩上。白易辰浑身僵硬,随后小心翼翼地环住她。
谢谢你的礼物。她轻声说,全部七份。
白易辰的下巴轻轻蹭过她的发顶:不客气,虽然迟到了七年。
去医疗站的路上,白易辰开车,赵涵南翻阅着剪报册。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她发现一则关于自闭症儿童护理的短文被特别标注,旁边有白易辰的笔记:南南的观点很有见地,可以考虑与神经外科术后康复结合。
这篇文章……赵涵南指着那处笔记。
白易辰瞥了一眼:啊,那是三年前写的。其实我一直想写篇关于儿童术后心理干预的论文,但总感觉缺少关键视角。他顿了顿,直到上周看到你和小宇的互动。
赵涵南心跳加速:你是说……
如果我们合作。白易辰直视前方的道路,耳根却依然泛红,你的心理干预方法和我的外科经验,可能会开创一个全新的康复模式。
就这样,在前往医疗站的四十分钟车程里,他们热烈讨论起论文框架。赵涵南强调情感连接在儿童康复中的核心地位,白易辰则坚持神经可塑性的生理基础。争论越来越激烈,两人都忘了最初的紧张,仿佛回到大学时代那些彻夜长谈的日子。
医疗站的义诊活动比预期更成功。令赵涵南惊讶的是,白母不仅亲自参与接待,还能叫出许多村民的名字。中午休息时,白母悄悄将赵涵南拉到一旁。
赵小姐,我有个想法。白母递给她一份企划书,我想资助你在青山乡设立儿童心理援助中心,作为……我对过去错误的弥补。
赵涵南翻开文件,发现这绝非临时起意——企划书详细规划了场地、预算甚至五年发展目标,最后一页还附有白易辰手写的专业建议。
这……
我咨询过小辰,他说完全尊重你的意愿。白母紧张地搓着手,当然,如果你不愿意接受我的……
我需要考虑一下。赵涵南轻声说,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