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她在窗上呵气画星星,我偷偷把宇宙刻在温暖的地方。

    手机突然震动,文学社群聊跳出消息:徐岩获评校十佳歌手,今晚庆功宴@全体成员。林夏抹了把脸,回复恭喜后继续刮漆。在原有刻字下方,还有一行更浅的痕迹:今天她戴着订婚戒指来还书,钻石在暖气片反光里像粒冰渣。——2003.2.14

    6

    二十年未拆封的告白

    顾教授的病床前多了台呼吸机。林夏把洗净的放进碗里,老人摇摇头,指向床头柜抽屉。里面有个牛皮纸信封,上面写着致林夏。

    帮我...带回学校。教授的声音像风吹过枯叶。林夏点头时,一滴泪落在信封上晕开墨迹。护士进来换药时,她瞥见教授左腕住院手环下,隐约露出条细绳——系着枚褪色的樱花标本。

    回校路上,林夏在公交站拆开信封。里面是张2001年的信纸,抬头印着浦江大学信笺,墨香早已散尽,却比《雪国》里的任何一张字迹都工整:

    苏雯同学:当你读到这封信时,应该已在伦敦的细雨里走过国王十字车站的砖红色月台。请原谅这封冒昧的来信,我只是想告诉你,三年来每次在图书馆看见窗边那个低头记笔记的身影,都会让我想起春天第一朵绽放的樱花...

    信纸第三页被反复折叠过,展开后露出截然不同的潦草字迹:又及:其实写这封信时,你已离开七十六天。我在

    Heathrow

    机场T3航站楼厕所撕碎了原始版本,现在重写是因为医生说我最多还剩三个月。苏雯,我这一生从未后悔当初的沉默,只后悔没能更早地在二教走廊对你说下雨了,要一起撑伞吗。

    林夏把信按在胸口,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信纸背面贴着剪报:某植物学杂志对苏雯的专访,配图是她站在温室里的照片,腕间系着条樱花手链。

    当晚的庆功宴上,徐岩被灌得微醺,衬衫领口解到第三颗纽扣。林夏隔着KTV晃动的彩光看他,突然想起顾教授信里的话:我们总以为还有更好的时机,其实樱花坠落时就是最好的时刻。

    徐岩。她走到点歌台前,声音大得盖过背景音乐,我喜欢你。包厢突然安静,徐雅手里的骰盅停在半空。

    徐岩的眼睛在霓虹灯下闪烁不定,他张了张嘴,林夏却笑了:不用回答,我只是不想让这句话变成二十年后暖气片上的刻痕。

    走出KTV时,夜风吹落路边樱树的花瓣。林夏想起今天离开医院前,护士说顾教授凌晨情况恶化。她摸出手机拍下落樱,发给那个再也不会回复的号码:顾老师,樱花又开了。

    7

    遗物中的经纬度

    殡仪馆的告别厅比想象中小。林夏站在最后一排,看着投影仪循环播放顾教授生前的照片。大多是学术会议上的演讲照,直到最后突然出现一张泛黄的生活照——年轻的顾青川站在樱花树下,身边留着恰到好处的空白,仿佛那里本该站着什么人。

    这是教授遗嘱里要求加上的。助教小声解释,他说这张照片叫未完成的构图。

    仪式结束后,林夏被叫到资料室。系主任递给她一个纸箱:顾老师指定你整理他的教学笔记,这些是从办公室取回的私人物品。箱子里除了教案,还有个松木盒子,打开后林夏倒抽一口气——盒内整齐排列着二十多个玻璃小瓶,每个瓶身贴着经纬度标签和日期,瓶底是压制的樱花标本。

    1999.4.2,东京上野公园

    2005.3.15,华盛顿特区

    2012.1.8,昆明植物园

    最近的一个瓶子标注着去年春天:2022.4.7,浦江大学樱花园。林夏突然想起苏雯专访照片里的樱花手链,手指颤抖着翻找手机。放大图片后,苏雯手腕上那串淡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未寄出的春天简介 >·未寄出的春天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