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战斗在沙尘暴中打响,沙蝎帮的子弹打在油罐上,溅出火花。林夏按下灭火器开关,绿色孢子在风中飞舞,很快附着在袭击者的面罩上,堵塞滤气孔。对方慌乱中开枪,却看见同伴的面罩逐渐被绿色覆盖,霉菌与地衣在面罩表面展开战争。

    陆沉的炸弹在油罐车旁引爆,火光映红了整个中转站。沙蝎帮的首领见势不妙,驾车逃窜,却被周航设置的钢索绊倒,越野车翻进沙坑。当幸存者们欢呼着清理战场时,林夏发现首领的手环上,刻着和妹妹相同的编号——他曾是生态移民计划的保安队长。

    他们一直在追捕知道真相的人。陈野从首领身上搜出文件,里面是完整的绿洲计划报告,证实了核废料处理场伪装成绿洲的事实,但现在,地衣计划的存在已经不是秘密,只要我们不断扩大中转站,就能形成保护网。

    深夜,林夏站在中转站屋顶,看着远处闪烁的地衣标记,像绿色的星星点缀在灼土上。她打开运动相机,记录下今天的日期:2045年7月26日,距离出发正好七天。镜头扫过正在搭建帐篷的幸存者,周航在调试发电机,吴敏在教大家识别地衣标记,陆沉则在绘制新的路线图。

    第144天,我们找到了真正的绿洲。她对着镜头微笑,面罩下的汗水滴在相机上,它不在某个坐标,而在每个人愿意守护希望的心里。地衣正在生长,蝉鸣或许会再次响起,当灼土被绿色覆盖时,我们会记得,是那些在裂缝中坚持的人,让生命重新扎根。

    相机突然震动,收到一条来自溶洞的信息:王教授成功培育出耐高温的地衣新品种,能在55℃环境下存活,首批幼苗即将运往地表。林夏望向东方,虽然看不见日出,但她知道,属于人类的黎明,正在地衣的绒毛下,悄悄孕育。

    第七章:裂缝生光

    地表中转站运营的第二十天,林夏在日志里记录下第一个降雨预警。大气检测仪显示,空气中的水汽含量突破0.8%,这是半年来的最高值。周航改装的气象雷达转动着,在屏幕上勾勒出模糊的雨云轮廓——虽然只是酸性小雨,但足以让地衣幼苗的存活率提升30%。

    第一种植小组准备出发。陆沉检查着众人的装备,每个队员的背包里都有五株地衣幼苗,根部裹着从地下湖带来的中性土壤。他们将前往二十公里外的废弃林场,那里的酸性土壤经过陈野的改良,勉强适合地衣生长。

    队伍刚离开中转站,警报器突然响起。林夏冲向监测屏,看见东南方向的地表温度异常下降,形成一个直径五公里的低温区——这是典型的热风暴前兆,强对流天气将带来毁灭性的干热风。

    通知种植小组立即返回!她抓起对讲机,却发现信号被强烈电磁干扰。陆沉当机立断,发动改装后的装甲车:我去接他们,你留在中转站,启动所有地衣培养箱的防护程序。他的车刚驶出五百米,天空突然裂开,橘红色的干热风夹杂着碎石砸向地面,风速超过12级,相当于超强台风。

    中转站的铁皮屋顶被掀起,林夏带着幸存者躲进地下储物室,听着上面传来金属变形的巨响。她数着秒数,突然想起溶洞里的地衣培养舱,那里有王教授最新培育的灼土一号,能在60℃下存活,但需要稳定的湿度。

    陈野,带几个人去加固通风口!她指挥周航启动备用发电机,吴敏,把幼苗转移到防辐射箱,热风暴会携带大量紫外线!当储物室的灯光亮起时,她看见墙上的歪嘴笑脸标记被气浪剥落,露出下面的一行小字:每个裂缝都是光的入口——不知哪位幸存者留下的,字迹稚嫩却坚定。

    热风暴持续了三个小时,当林夏爬出土窖时,中转站已成废墟。装甲车歪倒在沙地里,陆沉正搀扶着受伤的种植队员返回,他的左臂被铁皮划伤,鲜血染红了袖口,但怀里紧紧抱着装着地衣幼苗的保温箱。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末日求生之灼热废土简介 >末日求生之灼热废土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