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握着我的手,笑得一脸和煦,你的项目我看过了,非常有潜力,技术是核心竞争力!我们基金会就是专门扶持你们这种有技术、有情怀的乡村企业家的。
他参观了厂房,问得很细致,对我的技术赞不绝口,表达了强烈的投资意向。这无疑是雪中送炭,如果能有资金注入,扩大生产规模,就能带动更多村民致富了。我有些心动。
然而,我没注意到,就在刘总参观的时候,李刚和张德明不知何时也凑了过来,跟在刘总身后,交换着隐晦的眼神。张德明更是趁我不注意,低声跟刘总说了些什么,刘总听着,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厂子走上正轨,账目也多了起来。张德明作为村会计,又是我名义上的自己人,我便把采购、工资核算这些杂事交给了他。可渐渐地,我发现有些不对劲。原材料的采购单价似乎总是比市场价高一点,工人的工时记录也有些模糊,偶尔还有几笔语焉不详的招待费。
钱不多,但次数频繁。
同时,村里也开始有些新的风言风语。孙阳赚大钱了,可你看给咱们多少听说他在外面请的技术员,工资是咱们的好几倍!就是,凭啥咱们本地人干一样的活,拿的钱就少
这些话,我隐约觉得是李刚在背后捣鬼。他负责管理工人,总是在休息时有意无意地跟工人们拉家常,抱怨这抱怨那。甚至有人偷偷告诉我,李刚在微信群里发外地工厂的高薪招聘信息,故意刺激大家。
网络上,也开始出现一些匿名的帖子,说我的加工厂压榨村民血汗、所谓的高科技保鲜技术是骗人的噱头。
我皱紧了眉头。账目上的小漏洞,工人们的抱怨,网上的匿名攻击……这一切都透着不寻常。我找到张德明,把几张有疑问的单据放在他面前:张会计,这几笔账你再核对一下,是不是搞错了咱们厂刚起步,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张德明脸上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镇定下来,拿起单据打着哈哈:哎呀,你看我这脑子,可能是最近太忙了,记混了。放心小阳,我马上查,保证规范!
看着他信誓旦旦的样子,想到他毕竟是村里的会计,又是看着我长大的长辈,我心里虽然有疙瘩,但还是选择了暂时相信。也许,真的是我太敏感了
至于工人的情绪,我想了想,觉得可能是工资确实还有提升空间。厂子现在盈利了,是该让乡亲们多分点红利。
二柱,你去通知一下大家,下个月开始,所有本村员工,工资上调百分之十五!我对着正在忙碌的二柱喊道。
真的啊孙阳哥太好了!二柱兴奋地跑去传达消息。
看着工人们欢呼雀跃的样子,我心里松了口气。也许提高待遇,就能堵住那些流言蜚语了吧。我没有看到,角落里,李刚和张德明对视了一眼,嘴角露出一抹冷笑。他们精心编织的网,才刚刚开始收紧。
03
背叛的刀
加工资的消息像一阵春风,暂时吹散了厂里的阴霾。看着工人们重新振作起来的笑脸,听着机器重新欢快运转的声音,我心里稍稍松了口气。也许,是我之前想多了也许提高待遇,就能让那些不和谐的声音消失
就在这时,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砸了下来——城里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的采购经理,看中了我们产品的品质和潜力,决定亲自来厂里考察,如果满意,就要签订一份长期供货的大订单!
这简直是久旱逢甘霖!有了这份订单,厂子就能彻底站稳脚跟,规模也能再扩大一倍,带动更多乡亲就业!我激动得好几天没睡好,反复检查厂里的每个角落,确保万无一失。
考察的前一天晚上,表哥李刚突然提议,要搞个庆功宴,提前庆祝一下,也犒劳犒劳最近辛苦的工人们。我当时被喜悦冲昏了头,觉得他难得这么有心,便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