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许明远摆摆手:路上染了风寒,已经好了。他从怀中掏出一个精致的木盒,给你带的礼物。

    盒子里是一支镶珍珠的银簪,款式简单大方。苏婉清爱不释手,却没注意到丈夫转身时捂住嘴的咳嗽和掌心的一抹鲜红。

    乡试过后,许明远本应继续准备来年的会试,但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咳嗽越来越频繁,有时甚至会咳出血来。苏婉清请遍了县城的大夫,药吃了一副又一副,却不见好转。

    会试我不去了。一天夜里,许明远突然说。

    苏婉清正在灯下绣荷包,闻言针尖刺破了手指:为什么你苦读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

    我的身体我知道。许明远平静地说,与其浪费时间去考一个不可能的结果,不如多陪陪你。

    苏婉清的眼泪砸在绣了一半的荷包上:胡说!你一定会好起来的,我还要看你金榜题名呢!

    许明远将她搂入怀中,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好,我听你的。

    然而命运没有给他们机会。那年冬天特别冷,许明远的病情急剧恶化。腊月初八的清晨,苏婉清发现丈夫高烧不退,连忙请来大夫。

    大夫诊脉后,将苏婉清叫到门外,沉重地摇了摇头:肺痨晚期,药石罔效,准备后事吧。

    苏婉清如遭雷击,跪在地上求大夫再想办法。回到房中,她却挤出一个笑容:大夫说你是受了寒,吃几副药就好了。

    许明远虚弱地笑了笑,没有拆穿她的谎言。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7

    永世相守

    腊月十五,大雪纷飞。许明远在苏婉清怀中永远闭上了眼睛,年仅二十五岁。他留给妻子的信上只有一句话:愿卿余生安康,我在九泉之下亦含笑。

    许明远下葬后,苏婉清一度想随他而去。是那支银簪和那封信让她活了下来。她将胭脂铺改名为念远斋,生意越做越大,却始终一个人。

    每年清明,人们都能看见一位白发老妇在许明远墓前摆上一盒新制的胭脂和一本翻旧的诗集。直到她八十岁那年,被人发现安详地死在睡梦中,手中紧握着那支珍珠银簪。

    人们将她与许明远合葬,墓碑上刻着:同窗青梅,结发夫妻,死生契阔,终得团聚。

    8

    孤灯守夜

    许明远下葬后的第三日,苏婉清重新打开了胭脂铺的门。铺子门口的匾额已经换了,从苏氏胭脂变成了念远斋,三个字是照着许明远生前的手迹临摹的。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照在柜台上那支珍珠银簪上。苏婉清轻轻抚过簪身,仿佛还能感受到丈夫指尖的温度。明远,我会好好活着。她对着空荡荡的铺子轻声说,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第一位客人是县丞夫人。听说你重新开张了,特地来看看。夫人打量着简朴的铺面,目光落在那支摆在显眼处的银簪上,节哀顺变。

    苏婉清勉强笑了笑,取出新制的胭脂:夫人试试这个秋水色,最衬您的气质。

    县丞夫人试了色,惊讶道:这胭脂好生特别,不仅颜色好看,还有股淡淡的墨香。

    是加了点特殊香料。苏婉清眼神温柔,没有说这墨香是照着许明远书桌上的砚台气息调制的。

    夜幕降临,苏婉清点亮油灯,对着铜镜缓缓梳发。镜中的女子不过二十出头,眼中却已有了沧桑。她拿起银簪,轻轻插入发髻,忽然想起许明远为她戴簪时说过的话:珍珠最配你,温润如玉。

    泪水无声滑落,滴在妆台上。苏婉清取出手帕擦拭,却发现这是许明远最后用过的那方,上面还残留着淡淡的血迹。她将手帕紧紧攥在胸口,哭得不能自已。

    9

    技艺传承

    春去秋来,转眼三年过去。念远斋的生意越来越好,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胭脂墨简介 >胭脂墨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