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那里停着辆破旧的马车,车辕上拴着匹瘦马,马背上驮着个破包袱,包袱角露出半截剑柄。
夫子,他带走了学堂的《司马法》。
有弟子来报。曾子望着脚印,忽然想起初见吴起时,这少年跪在破庙的香案前,衣袍上的血渍冻成硬壳,却仍抬头问:夫子,若忠孝不能报国,当如何
那时他以为是少年人的狂言,如今才明白,有些人生来便是要踩碎规矩的
——
就像这满地的雪,终将被春阳晒化,被马蹄踏烂,被世人踩进泥里,却终究会变成河,流向想去的地方。
离开曾子学堂的第七日,吴起在宋国边境遇见一伙山贼。他们举着明晃晃的刀,盯着他包袱里的《司马法》:酸秀才的书能换酒喝
吴起没说话,断剑出鞘的声音比雪化的声音还轻。当最后一个山贼倒地时,他蹲下身,用山贼的血在《孝经》残页上画了幅兵阵图
——
墨字遇血变紫,像开在雪地里的梅,妖冶得刺眼。
此子心狠如铁,他日必以血洗名。
门客的话随着北风飘远,吴起把《孝经》塞进怀里,那里还贴着块碎玉,是母亲当年给他的护身符。马车继续向南,车轮碾过残雪,发出
咯吱咯吱
的声响,像极了曾子摔《孝经》时,竹简断裂的声音。
卷三杀妻求将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鲁国的秋雨总带着股酸腐味,像老学究们藏了十年的陈酒。吴起站在季孙氏府前,衣摆被雨水浸得贴在腿上,怀里揣着的荐书早已湿透,墨迹在绢帛上晕成模糊的团
——
那是他在曾子门下最后半年,用《孝经》残页抄的兵书,如今边角还留着当年的血渍。
齐军已过汶水,大夫们还在为将印争得头破血流。
门吏低声嘀咕着,引他穿过九曲回廊。吴起盯着廊柱上的漆画,尧帝巡狩图里的贤臣都长着同款方正下颌,倒是蚩尤的面容格外清晰,目眦欲裂的样子像极了三年前卫国的追兵。忽然听见前堂传来争吵声,有人拍着桌子骂:吴起卫国杀人流寇,怎配掌鲁国兵权!
季康子的目光扫过吴起时,他正用拇指碾着袖中妻子绣的香囊。那是上个月成婚后,齐女绣的第一件物什,丝线用的是鲁国青,针脚却带着齐地的细密。寡人的难题,将军可解
季康子指了指案上的舆图,汶水北岸的齐军旗帜密如秋草,你妻族在齐,如何让寡人信你
吴起的手指顿在香囊的流苏上。他想起新婚夜,妻子掀开盖头时,鬓边插着支青玉簪
——
那是她从齐国带来的唯一嫁妆,雕着临淄的稷山纹。此刻簪子正躺在寝室的妆匣里,旁边是半幅未绣完的锦帕,她昨天还说要绣个
鲁
字,缝在他的甲胄里。
诺。
吴起的声音混着雨声,轻得像片落叶。
戌初刻,烛火在窗纸上投出晃动的人影。妻子正对着铜镜拆鬓发,青玉簪
当啷
落在漆盘里:今日见季康子,可曾说起...
话没说完,就看见吴起站在门口,雨水顺着剑鞘往下滴,在砖地上积成小小的水洼。她刚要拿绢帕擦他肩头,却对上了他的眼睛
——
那是她从未见过的眼神,像淬了冰的剑,比齐国冬日的海还要冷。
你...
怎么了
她的手悬在半空,绣着并蒂莲的袖口还沾着线头。吴起忽然伸手,指尖划过她的眉骨,像过去每夜临睡前那样。但这次,指尖停留的时间格外长,长到她听见自己心跳如鼓。忽然有温热的液体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