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个了结了。

    十年疲秦,换秦千年基业!

    郑国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臣虽为韩人,却为秦国修建了一条万世之功的渠。这条渠,能让关中百姓不再受干旱之苦,能让秦国的粮仓堆满粟米。这样的功劳,难道不值得陛下网开一面

    话音刚落,吕不韦的门客突然站出,大声喊道:陛下,郑国私藏韩王室《河渠要术》,居心叵测!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郑国身上。

    郑国却只是淡淡一笑:此书乃治水之要,臣虽为韩人,却愿将毕生所学献于秦国,只为渠成之日,百姓能吃饱饭。

    他的语气平静,眼神中却透着坚定。

    嬴政盯着郑国,眼中闪过复杂的神色。大殿内鸦雀无声,众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嬴政的裁决。突然,嬴政站起身,拿起案头的玉圭,走向火盆。众人皆惊,不知他意欲何为。

    火焰熊熊燃烧,将玉圭包裹其中。嬴政静静地站在火盆前,眼神深邃,让人捉摸不透。片刻后,他伸手从火中取出玉圭,此时的玉圭已被淬炼为渠首镇水兽的形状。

    此渠,便叫郑国渠。

    嬴政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也为这场间谍案画上了句号。郑国抬起头,看着嬴政手中的镇水兽,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自己的命运,从此将与这条渠紧紧相连。

    第三卷

    万世之功

    章节七:水行天地间,浩浩浮元气(元好问《涌金亭示同游诸君》)

    公元前

    246

    年仲春,关中大地仿佛提前嗅到了喜讯,连风里都带着股子甜丝丝的味儿。郑国渠通水盛典这天,咸阳城万人空巷,连三岁孩童都攥着母亲的衣角,往渠首方向跑。要说这事儿有多重要打个比方,就好比老秦人过年吃上了油泼辣子

    ——

    没它不行,有了它才叫红火。

    渠首闸门处,郑国裹着件洗得发白的粗布袍,手心里的汗把麻绳都洇湿了。他望着眼前那道沉重的闸门,恍惚间又回到了十年前,自己攥着韩王给的青铜虎符,在咸阳宫的大殿上夸下海口的模样。开闸!

    随着一声令下,数千民夫同时发力,闸门缓缓升起,蛰伏十年的泾河水顿时如脱缰野马般奔涌而出。

    那一刻,天空仿佛被惊动了。万千白鹭冲天而起,翅膀扑棱棱的声响盖过了人群的欢呼,白花花的一片,倒像是老天爷扯了块云彩盖在渠面上。老秦人哪里见过这阵仗,纷纷扑通跪地,有人捧着浑浊的河水就往嘴里灌,边喝边抹眼泪:老天爷开眼呐!

    也有人扯着嗓子喊:郑大人是活神仙!

    哭声、笑声、叫好声,混着河水的奔腾声,愣是把关中大地掀了个底朝天。

    郑国站在渠首最高处,感觉脚下的土地都在跟着震动。他伸手解下腰间的韩国绶带,那抹褪色的蓝在风中飘了两下,就被激流卷走了。这根带子跟了他十几年,此刻看着它消失在浪花里,倒像是把那些见不得光的阴谋、担惊受怕的日子,都一股脑儿冲进了渭水。他摸出贴身收藏的玉璜,那是母亲临终前塞给他的,冰凉的玉石贴着心口放了几十年。小心翼翼地把玉璜系在分水鱼嘴石像上时,郑国轻声说:娘,咱修的渠,成了。

    更神乎其神的是,那些盐碱地上原本连草都不长,可渠水一浇,短短三个月,竟齐刷刷冒出了青嫩的禾苗。老辈人直拍大腿:这哪是渠水分明是龙王爷撒的仙露!

    消息传开,连隔壁魏国的百姓都伸长了脖子,眼巴巴望着秦国这边的好光景。

    章节八: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要说这郑国渠有多厉害看看咸阳城的粮仓就知道了。往日里严严实实的仓门,如今被金灿灿的粟米挤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郑国渠长歌:铁血与沧浪间谍史诗简介 >郑国渠长歌:铁血与沧浪间谍史诗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