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我涂在饼上的。

    北方大酒店打来三次电话催入职,温翠香都让我帮她接。我对着听筒说她病了时,她正蹲在地上帮我补厨师服,针脚比以前整齐许多:等咱们赚了钱,就买台缝纫机,我给你做十件新制服,袖口绣上葱花和星星。

    六月的梅雨季,我们在水西关找到间铁皮棚。温翠香冒雨去办卫生许可证,回来时浑身湿透,却举着证件像举着奖杯:有效期三年,足够咱们攒钱开分店了。她脱下被雨水泡透的帆布鞋,脚底磨出两个血泡,却不让我看:没事,穿姐姐的旧鞋习惯了,她总说高跟鞋能把人衬得挺拔,可我觉得,蹲在你身边揉面团,比站在大酒店的玻璃门后更踏实。

    玻璃门后的星芒终究没能留住她。当温翠香把红绳转运珠重新戴回腕上时,铁皮棚的煤炉正噗噗冒着火苗,锅里的豆浆即将煮沸。她指着蒸汽说:你看,咱们的星星在这儿呢,比大酒店的水晶灯暖和多了。

    职场变动像把锋利的刀,切开了原本平稳的生活,却让我们在伤口处种出了新的希望。温翠香的白衬衫换成了蓝围裙,我的雕花刀变成了揉面杖,可那些在玻璃门后差点迷失的星光,终究落在了铁皮棚的蒸汽里,落在了彼此交叠的掌纹间。案板上的平仄继续书写,这次的韵脚,是创业初期的酸甜,是生活支持的温暖,是即便跌跌撞撞,也要握紧彼此的决心。

    data-faype=pay_tag>

    第六章

    煤炉边的晨钟

    水西关的铁皮棚漏风,十月的晨霜会在玻璃上结出冰花。温翠香把从家里偷来的棉门帘钉在门口,边角处绣着歪歪扭扭的葱花图案:我妈说棉絮要絮三层,不然挡不住西北风。她呵着白气挂门帘,红绳转运珠冻得发僵,却坚持不用我的手套——那副藏蓝色的毛线手套,此刻正裹着她揉面团的手。

    每天凌晨四点,她的闹钟会准时响起。铁皮棚的煤油灯亮起时,我总看见她坐在案板前记账,鼻尖几乎要碰到账本:今日面粉5斤,2.5元;豆油1升,4.8元;煤球10块,3元。字迹比在羊大碗时潦草许多,却多了栏梦想基金,卖剩的葱花饼钱会被单独圈起来,像撒在账本上的星星。

    温翠香的母亲成了我们的秘密补给站。每周三傍晚,她会揣着油纸包的酵母粉和碱面,在巷口的槐树底下等我:翠香她爸爱吃你炒的土豆丝,下次来家里露个手。阿姨往我手里塞塑料袋,里面是晒干的豆角和腌好的芥菜,转身时又小声说:她姐最近盯得紧,你们缺钱了就吱声,我柜子里还有压箱底的老陈醋。

    最艰难的是霜降那天,铁皮棚的煤炉突然熄火。温翠香踩着结冰的路面跑回家,偷了家里的蜂窝煤,被姐姐撞见时正往书包里塞猪油。你瞧瞧你现在像什么样子!姐姐的高跟鞋碾过地上的煤渣,浑身都是煤气味,跟个灶王爷似的,还读什么大专温翠香把猪油罐藏在身后,指尖被铁皮划破也不松手:我在学做生意,将来会开自己的餐馆......

    那天夜里,她把猪油抹在开裂的木门上,笑着说:这下门轴不响了,像给咱们的早点铺上了层润滑油。我帮她包扎手指,发现她指甲缝里全是面粉和煤灰,突然想起在羊大碗初见时,她干净的指甲盖——原来爱情真的会让人改变,那些曾经被小心呵护的文雅,此刻都揉进了面团里,蒸成了冒着热气的希望。

    我们的早餐品种渐渐多了起来。温翠香从图书馆借了《北方早点大全》,跟着书里学炸麻叶、蒸糖三角,失败的面团会被做成揪片汤,撒把葱花就是最美味的夜宵。等攒够钱,买台压面机。她舔着手指上的糖霜,这样你就不用凌晨三点起来揉面了,咱们可以多睡半小时。

    最温暖的时刻是收摊后,我们坐在铁皮棚里数硬币。温翠香把一元、五角、一角的硬币分门别类,用橡皮筋扎成小捆,红绳转运珠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案板上的红绳诗简介 >案板上的红绳诗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