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迁徙的起点
高考结束那天,林夏站在教学楼顶。风掀起她的答题卡复印件,纸张边缘的折痕像道愈合的伤疤——她在作文里写:我们曾是困在玻璃棺里的候鸟,以为翅膀沾了雨水就再难起飞,却忘了裂痕本身就是天空的形状。
便利店的老板娘换了新指甲,薄荷绿的甲片敲着收银台:考得怎样她递出的冰淇淋上撒着糖针,在阳光下闪得像碎钻。林夏咬了口甜筒,奶油混着眼泪的咸,忽然想起陈默说甜的能让人开心,原来不是骗人的。
手机在裤兜震动,是妈妈发来的消息:你继父搬出去了,家里的防护栏拆了。配图里,阳台的铁栅栏躺在地板上。林夏盯着照片,突然发现玻璃上有行模糊的字,是她住院时用手指在雾气里写的对不起,如今已变成雨痕斑驳的印记。
第十三章
未拆的信
大学录取通知书寄来那天,林夏在储物柜深处发现陈默的信。信封上的邮戳停在坠楼前三天,地址栏写着市立医院精神科302床
林夏收。
信纸带着淡淡烟味,字迹像被雨水洇开的墨迹:
林夏,你总说我画的向日葵丑,其实我是故意的。梵高的向日葵会燃烧,可我们的向日葵只能长在裂缝里。那天在图书馆看见你哭,我多想告诉你,我手腕上的皮筋从来没摘下来过,只是藏在袖口——就像我藏起所有想说的‘我喜欢你’,因为知道你值得更好的天空。
别恨苏小薇,她只是和我们一样,在裂缝里找光的人。如果有天你看见候鸟飞过,那是我在说‘再见’,也是‘一路平安’。
信末画着朵歪扭的向日葵,花茎上缠着圈细细的黑线——是用签字笔画的皮筋。林夏把信贴在胸口,突然听见窗外的蝉鸣变了调子,像首跑调的毕业歌。
第十四章
裂缝里的花
九月的大学城飘着桂花香。林夏在宿舍床头贴满照片:有老城区的破墙涂鸦,有便利店老板娘送的打火机,还有张偷拍的陈默——他在医院天台画向日葵,阳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株努力生长的植物。
同寝的女生指着照片:你男朋友
算是吧。林夏摸着照片里陈默的手腕,那里没有皮筋,只有道浅淡的疤痕,不过他教会我,伤疤不是终点,是光进来的地方。
周末她去看展,在现代艺术区看见件名为《迁徙》的装置:无数碎玻璃片拼成候鸟的形状,每片裂痕都嵌着灯,亮起时像整群星星在飞。讲解员说作者是位已故的年轻艺术家,生前总说要给疼痛镶上金边。
林夏在留言簿上写下:候鸟终会明白,雨水不是阻碍,是翅膀记住天空的方式。笔尖划过纸面,她忽然听见身后有熟悉的打火机咔嗒声,转身看见穿白大褂的男生,手腕上缠着黑色皮筋——和陈默的那根,一模一样。
第十五章
雾散后的晴天
寒假回到老城区,拆迁队正在推陈默的旧楼。林夏蹲在瓦砾堆里,捡到半块画着向日葵的瓷砖,裂痕从花心蔓延到花瓣,却让黄色颜料显得更明亮。
要留作纪念吗戴安全帽的工人递来塑料袋,这楼里原来有个小子,总在墙上画画,后来……他没说下去,转身继续干活。
便利店关了门,橱窗上贴着转让启事。林夏摸着口袋里的打火机,突然想起老板娘说过的送你,原来有些告别,早在相遇时就埋下了伏笔。
妈妈在厨房熬的不再是中药,而是银耳莲子羹。蒸汽漫过新换的玻璃窗,林夏看见母亲的鬓角有了白发,像落在雪地里的糖纸。
夏夏,妈妈擦着眼镜,镜片后的眼睛有些发红,你爸爸走后,我总觉得是你带走了他的光……其实,你才是我们的光。
林夏抱住妈妈,闻到她身上淡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