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荷取了竹篮,里面装着她新制的细针。
两人到西市时,早市刚开。
卖鱼的大叔喊新鲜鲤鱼,卖花的小娘子举着茉莉,沈清梧站在茶摊边,蒙眼帕子覆上眼。
黑暗里,人声如蜂鸣。
王婶家闺女说,沈姑娘能看见人心坏水。
可坏水咋看莫不是妖法
前日陆小爷把张屠户儿子打残,说是赌债,要真能看出他坏心……
她捏紧帕角。
原来百姓怕的不是能看人心,是怕这能力被恶人利用,反过来害自己。
青荷。她取下帕子,去买五十张桑皮纸。再找周木匠要块木板。
青荷点头,竹篮里的针叮当作响。
回绣坊时,日头爬过屋檐。
沈清梧铺开桑皮纸,取了最细的湘绣线——朱红、墨黑、鸦青,全是百姓能看懂的颜色。
她先绣了幅小图:戴金冠的男人揪着个少年衣领,少年腿上渗血,旁边歪歪扭扭绣着陆世昌逼债打断人腿。
又绣了个穿宫装的女子,推得另个女子跌进荷花池,边上写林婉柔害孕妃落胎。
最后,她在两张图上方绣了行大字:此眼非邪,辨恶护民。
青荷在旁边裁纸,用浆糊把绣好的图贴在木板上:要贴哪儿
城门楼,西市口,东巷井台。沈清梧把最后一根线咬断,挑人最多的地儿。
第三日清晨,京城百姓发现各处多了块木板。
卖油的张老汉凑过去,眯眼瞧:哎呦,这不是陆小爷旁边卖豆腐的阿姐踮脚看:那池子里掉下去的,像上个月没了孩子的陈美人。
听说沈姑娘的眼睛,就是能看出这些坏心的人。穿粗布衫的妇人摸着绣图,前日我家那口子被赌坊坑,要真能揪出陆小爷……
可不是!卖菜的王婶拍大腿,上回我丢了银簪子,沈姑娘说帮我找,原是看出偷簪子的是隔壁赵嫂!
人群渐渐围拢。
有书生扶着眼镜念:此眼非邪,辨恶护民。围观的人跟着念,声音越来越大。
消息传到太子府时,萧景珩正翻着暗卫送来的密报。
他捏着张从西市揭下的海报,指腹蹭过绣线:这绣工,比宫里绣娘强十倍。
殿下,暗卫单膝跪地,今日早朝,户部侍郎说要弹劾您与妖女勾结,被左丞相堵了回去。左丞相说,沈姑娘的本事能揪出贪墨军粮的蛀虫。
萧景珩笑了,把海报收进袖中:备轿,去御书房。
御书房里,皇帝正批折子。
萧景珩把海报摊在案上:父皇,这是沈清梧做的。
皇帝抬眼,指节敲了敲陆世昌逼债的绣图:兵部尚书的庶子
儿臣昨日查了,陆世昌拿军粮抵赌债,已经查了三船。萧景珩垂眸,沈姑娘的本事,能让这些藏在人心的恶,无所遁形。
皇帝没说话,目光扫过辨恶护民四个大字。
退朝时,萧景珩听见几个老臣嘀咕:原是为了抓恶人,倒错怪了姑娘。
暗室里,神秘人捏碎了茶盏。
瓷片扎进掌心,血珠滴在地上:那丫头坏我好事!
主子,手下哈着腰,百姓现在都说她是好人,连朝堂……
够了!神秘人甩袖,去寻李公公。给他三千两,让他在陛下面前说——太子与沈清梧勾结,要谋逆。
深夜,御书房烛火摇曳。
李公公捧着参茶,缩着脖子:陛下,老奴今日听见些闲话……说太子殿下总往绣坊跑,那沈姑娘的眼睛,怕不是用来……
用来什么皇帝放下朱笔。
data-faype=pay_tag>
李公公打了个寒颤,声音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