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轻盈地越过球网,落在对方场地的发球线上。
许淮站在阴影处,没有立即上前。他观察着江霁教学的姿态,那种专注与热情与当年如出一辙。一个队员发现了他的存在,好奇地看过来,江霁随之转身。
许教练来了。江霁向队员们宣布,脸上带着许淮熟悉的、只对他露出的微笑,这是许淮,我曾经最好的搭档。
当年的淮霁组合谁不知道,可惜最后只得了银牌。许淮走向场地,感到所有年轻队员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那些眼神中闪烁着崇拜与好奇。他突然想起自己第一次见到江霁时的情景——2008年省队选拔赛,16岁的他被18岁的天才少年打得落花流水,却因为倔强不服输的眼神引起了江霁的注意。
徐教练能演示下网前球吗一个叫小林的男孩怯生生地问道。
最好的搭档。许淮胸口发紧,差点忘了,原来那些已是曾经。他走向球场,江霁递来一支球拍,他们的指尖短暂相触,电流般的触感让许淮差点失手。
别紧张,江霁低声说,只有他能听见,就像我们以前那样。
许淮挥起球拍,羽毛球在视线里模糊成白色残影。2016年里约奥运前夕,他们在训练基地加练到深夜,江霁突然说:我们一起夺冠,我们要一起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月光下,许淮点头时江霁吻了他,那个吻尝起来像承诺和未来。
时间的迷雾,遮蔽我那些不愿清晰面对的过去。
许教练小林的声音把他拽回现实。羽毛球静静躺在地上,像五年前那个落在线外三毫米的球。
许淮弯腰捡起球,强迫自己专注于当下。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他和江霁配合指导年轻队员,偶尔也会亲自上场示范。他们的默契似乎从未消失,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的意图。队员们看得目瞪口呆,有人小声说:这就是传说中的淮霁组合啊...
训练结束后,年轻队员们陆续离开,场馆里只剩下他们两人。江霁从饮水机接了两杯水,递给许淮一杯。
你还是老样子,江霁说,一紧张就会摸左耳垂。
许淮的手正捏着自己的耳垂,闻言立刻放下,引得江霁轻笑出声。那笑声像阳光穿透了许淮筑起的所有防线。
明天还来吗江霁问,声音里带着许淮无法拒绝的期待。
许淮犹豫了。他知道自己应该保持距离,应该今天就订机票回丹麦,应该……但他的心背叛了理智。来。他听见自己说。
那天晚上,许淮回到酒店,发现江霁已经发来信息:明天九点,老训练馆。
老训练馆。那是他们最初相遇的地方,现在已经废弃,即将拆除。许淮盯着手机屏幕,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五年前,那场比赛过后,他开始单方面疏远江霁,拒绝所有双打训练,直到那次激烈争吵,你到底怎么了江霁将他堵在更衣室,眼中满是受伤。你上次是不是还在想那场比赛。这不是疑问句。江霁总能看穿他,就像他能预判他每个回球路线。没关系,徐淮,这些都过去了,我们…
我拖累了你。许淮声音颤抖,没有我,你早就是奥运冠军了。报道里总是江霁距离大满贯只差奥运金牌,没人记得许淮也站在那个赛场上。
你明明知道——江霁的呼吸喷在他颈侧,是,我是在乎金牌!但我也在乎你!江霁的拳头砸在许淮耳边的柜子上。
手机又震动了一下,打断了这段痛苦的回忆。是俱乐部经理发来的邮件,正式邀请他担任丹麦分部的全职教练,合同附在附件中。许淮盯着那封邮件看了很久,然后关上了电脑。
他躺在床上,电视里无声地播放着体育新闻。突然,江霁出现在屏幕上,是去年世锦赛夺冠的采访。静音画面中那人笑得完美无缺,但只有许淮能看出他眼底的疲惫,就像能看出他每次说谎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