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落地了吗出站口右转直走,会看到一家面包店,记得买可颂当早餐。

    看着这些字,泪水毫无征兆地模糊了她的双眼。出发前的那个晚上,周砚在樱花树下,把一本空白的《飞鸟集》悄悄塞进她的背包。翻开扉页,上面是他刚劲有力的字迹:等你回来,我们一起填满它。

    此刻,她靠在站台的立柱上,强忍着泪水,给周砚回消息时还特意附上一张自拍。照片里,巴黎的晨光洒在她身上,耳后别着的那枚樱花形状的发卡格外显眼。

    另一边,国内的校园里,银杏叶正一片接一片地飘落。周砚抱着校刊编辑部的文件,往会议室走去。路过公告栏时,他下意识地停下了脚步。公告栏上,贴着林浅艺术展的海报,海报上少女侧身举着相机的剪影,被夕阳的余晖镀上了一层金边,美得让人心动。他不自觉地摸出手机,相册里存满了林浅从巴黎发来的街景照片:蒙马特高地上专注作画的画家、塞纳河畔摆满旧书的小摊、深夜暗房里泛着幽蓝光芒的显影液。每张照片下面,都写着几句简短的话:今天的巴黎在下雨,像你在图书馆顶楼给我撑伞的那天。

    那些文字,字里行间都是思念。

    编辑部的例会开了一半,周砚接到了林浅的越洋电话。电话信号不太好,时不时卡顿,但她兴奋的声音依然清晰地传了过来:我在奥赛博物馆看到了莫奈的睡莲!原来光影真的可以流动……

    他就这么笑着听她讲,一边听一边在笔记本上无意识地画着樱花图案,直到同事提醒,才惊觉会议已经结束了。

    深夜的暗房,成了他们之间的秘密角落。在巴黎租的阁楼里,林浅简易搭建了一个暗房,暖黄的灯泡照亮了整个空间。她认真冲洗着白天拍摄的照片,画面中,巴黎铁塔的轮廓在暮色里若隐若现。照片背面,她写下:铁塔的影子那么长,却够不到想你的距离。

    而在学校的暗房里,周砚把新一期校刊的空白页摆在工作台上,望着窗外的月光,发起了呆。从那以后,他开始用镜头记录校园四季的变化,每次取景时,总是不自觉地在画面里寻找那个扎马尾的身影。

    圣诞节前夜,巴黎飘起了今年的初雪。林浅裹着厚厚的围巾站在街头,看着橱窗里的情侣们互赠礼物,心里满是羡慕。这时,她突然收到了周砚的消息。手机屏幕亮起的那一刻,她捂住嘴,差点哭出声来。周砚发来一段视频,视频里,校园的钟楼被彩灯装饰得格外漂亮,他站在雪地里,睫毛上落满了雪花,温柔地说:巴黎的雪和这里一样大吗我把你的暗房钥匙挂在圣诞树最顶端了,等你回来取。

    日子就在胶卷转动和钢笔书写中一天天过去。林浅的摄影技术越来越好,作品开始登上巴黎的小众艺术杂志;周砚负责的校刊改版也大获成功,新增加的

    异地情书

    专栏里,那些匿名投稿的文字,字里行间都藏着数不清的思念。每当夜深人静,周砚就会翻开那本《飞鸟集》,对着空白的页面,写下一首首没有寄出的诗:时差是银河的两岸,而你是我唯一的渡船。

    当巴黎街头的樱花再次盛开时,林浅收到了国内艺术展的邀请。她站在那棵熟悉的樱花树下,按下了最后一卷胶卷的快门。照片里,粉色的花瓣轻轻落在埃菲尔铁塔的尖顶,照片背面,她郑重地写下:归期已定,等我带着整个巴黎的春天见你。

    与此同时,周砚在整理校刊时,发现了一封特别的投稿。泛黄的信纸上,是林浅熟悉的字迹:从图书馆顶楼的坠落开始,到巴黎铁塔的仰望结束,我们的故事永远。

    他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信纸,突然想起初次见面时,她慌乱道歉的样子,眼眶不由得湿润了。

    离林浅回来的日子越来越近,周砚每天都会去图书馆顶楼等待。他把那本《飞鸟集》放在老位置,自己则倚着书架,静静地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樱花信札简介 >樱花信札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