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明天带你们上去看。我回头说,顶层有咖啡厅,能看到整个东京。
谢志强的手悄悄覆上我的手背:签证办下来了,一年期技术签证。公司说满三年可以申请永住。
我握紧他的手,感受着掌心的温度和纹路。这双手敲代码、学日语、为我们撑起一片天,现在终于真实地回到了我触手可及的地方。
新买的二手七座车停在公寓楼下——为了迎接他们父子,我们换了大一点的房子,虽然还是很小,但总算有了梓轩独立的房间。田中太太站在门口,端着一盘刚出炉的鲑鱼饭团。
お帰りなさい(欢迎回来)。她微微鞠躬。
谢志强用结巴但语法正确的日语回应: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これからお世話になります(非常感谢,今后请多关照)。
田中太太惊喜地看了我一眼,我回以骄傲的微笑。
公寓虽小,却被我布置得温馨舒适。梓轩的房间贴着中日双语的世界地图,书桌上摆着新买的笔记本电脑;主卧室的床头挂着我们的结婚照;而阳台上,两盆向日葵正迎着阳光绽放——那是梓桐和小百合一起种的。
这是你的学校。我把入学材料递给梓轩,国际部有中文课程,同时学日语和英语。
他翻看着学校简介,当看到机器人社团森林夏令营时,眼睛亮了一下,又迅速恢复平静:那...国内课程怎么办
周末妈妈给你补课。谢志强拍拍儿子肩膀,但平时,先好好体验日本生活吧。
梓轩默默点头,继续研究学校手册。我注意到他把动漫研究社那一页折了个角。
晚饭后,梓桐迫不及待地拉着哥哥展示她的宝物箱——收集的樱花标本、手作折纸、生活课做的粗陶杯...梓轩小心翼翼地捧着那个歪歪扭扭的杯子,突然问:真的自己做的
嗯!窑烧的温度有1000度呢!梓桐骄傲地挺起胸膛,下学期我们要学木工,做小板凳!
谢志强洗碗时,我靠在厨房门框上看着他生疏但认真的动作。水声哗啦中,他突然说:公司给我配了翻译,但我想半年内摆脱依赖。
你会的。我接过擦干的碗,你连我妈的酸菜鱼配方都研究透了,还有啥学不会的。
他笑着甩我一脸水珠,像二十岁谈恋爱时那样。
深夜,确认孩子们都睡着后,我们终于有时间好好说话。谢志强从行李箱深处掏出一个文件袋:给你带的礼物。
里面是各种出版社合同和读者来信。《东京屋檐下》获得佳作奖后,国内一家出版社想推出单行本;教育专栏被转载到多个平台;甚至有一封来自某国际学校的讲座邀请函。
你妈帮忙整理的我难以置信地翻看着。
嗯。他躺下来,双手枕在脑后,她现在逢人就说我儿媳是作家,比你想象的还骄傲。
我靠在他肩上,闻着熟悉又陌生的气息。窗外,东京的夜空没有星星,但万家灯火同样璀璨。
对了,他忽然想起什么,妈说春节想来看我们...带着梓轩的期末成绩单。
我身体一僵。即使跨越了国境,应试教育的阴影依然如影随形。
别担心。他轻吻我的额头,我看了课程表,国际学校虽然轻松,但教学内容很扎实。梓轩那么聪明,会适应的。
月光透过窗帘缝隙,在地板上画出一道银线。我们像两艘历经风浪的小船,终于在这个安静的港湾抛下了锚。
15
第二年四月,东京的樱花比往年开得更盛。
上野公园的草坪上,我们全家和几位新朋友一起野餐。梓轩和他的日本同学们正在准备一场即兴话剧——中日双语版的《桃太郎》,由他们国际理解社团自编自导。梓桐和小百合忙着给每个人分发自制的手工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