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蔓,藤尖卷住村民的脚踝往火里拖。麻婶的儿子被藤蔓缠住脖颈,皮肤上瞬间烙满祭字,他嘶吼着化作人形火把,骨灰飘散处又生出一株符纸幼苗。

    填井!快填井!族长癫狂地踹翻土筐,泥沙混着黑狗血倾入井口。井水却逆流喷涌,在半空凝成秀娘的虚影,她指尖轻勾,燃烧的槐树轰然倾倒,树根如巨蟒绞住族长的腰腹。老东西,井水传来含混的低语,你祖上拿我配阴婚时,可没这般威风。

    树根猛地收紧,族长胸腔爆裂的闷响中,槐树灰烬如蝗群腾空。每片灰烬都裹着未燃尽的符纸,贴上谁家窗棂,谁屋里便传出撕心裂肺的哭嚎。王瘸子家的茅屋顶簌簌落灰,瓦缝钻出红丝线,将熟睡的婴孩捆成茧状吊向井口;六叔的瘸腿生出霉斑,腐肉里绽开符纸折的曼陀罗,花蕊里爬出指甲盖大的秀娘脸。

    我踉跄着踩灭衣摆的火星,却发现焦痕拼成井君二字。井沿的青砖缝里渗出黑血,血珠滚过处,被烧秃的槐树桩竟抽出一枝新芽——芽尖顶着张黄符,朱砂淋漓未干:今日,槐树重生。

    夜风卷着灰烬掠过井台,嫁衣的袖角悄然探出水面,接住一片飘落的符纸。月光下,那截红袖泛起涟漪般的笑纹,井底传来铁链拖拽的闷响,像是为下一场喜宴清点杯盘。

    井沿的血水漫过门槛时,麻婶正攥着佛珠缩在炕角。供桌上的观音像突然咯啦裂开,莲座里钻出黄符折的蜈蚣,百足爬过的地方留下死字黏液。她尖叫着摔碎瓷像,瓷片却拼成秀娘的脸,唇角淌下黑血:嫂子,借你家孙儿当个替身可好

    王瘸子家的灶膛炸了。

    火星子溅上房梁,火苗里浮出千百张符咒,独眼齐刷刷转向摇篮里的婴孩。瘸子抡起铁锹拍打火舌,符纸却粘在锹面疯长,裹住他的瘸腿往火堆里拖。婴孩的啼哭突然变成老妪的嗤笑,襁褓里滚出半截焦黑的指骨,骨节上刻着李字——正是我的姓氏。

    族长家的铜锣夜夜自鸣。

    更夫瞧见铜锣在井台上空打转,锣面渗出朱砂写的丧字,每敲一声,就有村民的窗纸爆出血手印。六叔缩在祠堂门槛下啃生米,米粒在齿间化作甲虫,背壳上密密麻麻刻着横死者的生辰。

    井娘娘收租啦!疯婆子光脚跑过晒谷场,裙摆沾满符纸灰,灰烬落地竟长出人面蘑菇。孩童们拍手唱起新编的童谣:朱砂泪,红嫁衣,槐树底下见阎姬,谁家贴符谁断气——歌声未落,麻婶的孙儿突然直挺挺倒地,后颈贴着簇新的黄符:童谣者,拔舌。

    月光泼在井台上,秀娘的嫁衣虚影倚着槐树残桩,指尖勾动红丝线。丝线另一端缠着每户的门环,稍一牵拉,全村门窗哐啷洞开,黄符如雪片涌向井口。族长的铜锣当啷坠地,锣心裂痕拼成最后的预言:村亡,亥时三刻。

    月光像层惨白的纱,虚虚笼在井台上。井口泛着细密的涟漪,一圈圈荡开时,水面浮出半截红盖头,金线绣的鸳鸯缺了眼珠,空洞处凝着血痂。风掠过槐树残桩,枯枝咯吱摇晃,抖落几片符纸灰,灰烬触地即燃,烧出幽蓝的火苗,火舌舔舐处显出一行焦痕:十五月圆,再续前缘。

    疯婆子蜷在井边打盹,怀里搂着只豁口陶罐。罐底突然咚地一响,惊得她浑浊的眼珠瞪大——井水漫过罐沿,灌入的却不是清水,而是黏稠的黑血,血中泡着枚翡翠戒指。她哆嗦着伸手去捞,戒指却化作一捧符纸灰,灰烬钻进指缝,在掌心烙出独眼图案。

    嘻……

    秀娘的笑声贴着地皮滚过,惊起夜枭扑棱棱乱飞。村口老槐的断根处,悄无声息钻出一枝嫩芽,芽尖顶着张簇新的黄符,朱砂未干:亥时三刻,井纳新妇。

    更夫的梆子漏敲一声,铜锣当啷坠地。他弯腰去捡,却见锣面映出井台的倒影——月光下,嫁衣虚影倚着枯井,指尖轻勾,一缕红丝线从锣心蜿蜒而出,缠上村尾寡妇家的门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撕了黄符后,全村开始暴毙简介 >我撕了黄符后,全村开始暴毙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