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书房雕花窗棂漏出的月光,将博古架上的青瓷花瓶切成两半,阴影里的貔貅摆件瞪着琉璃眼睛,仿佛在监视每个冒进的脚步。

    暗格的铜环生了些绿锈,沈清霜用帕子裹住才敢转动

    ——

    这是她第五次潜入,前四次都因守卫临时换岗无功而返。

    当第七声更漏响过,暗格

    咔嗒

    弹出的瞬间,她听见偏房传来守卫的鼾声,混着雨水敲打芭蕉叶的沙沙声。

    文件上的油墨味带着股子酸腐气,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张照片:陆承渊穿着和服与日军大佐碰杯,背后的屏风上,寒梅正在风雪里折枝。

    中日亲山矿产开发契约

    几个烫金字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沈清霜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第十二条写着

    浦口铁矿开采权移交大日本帝国,墨迹旁盖着猩红的朱砂印,像道永远止不住的伤口。

    她忽然想起苏砚秋在戏班后院说的话:你看那《正气歌》里写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如今我们唱《牡丹亭》的,总不能让杜丽娘的坟头,都插上太阳旗。

    指尖划过纸面,鲜血渗进

    亲善

    二字,将

    善

    字的口字旁染成狰狞的血洞。

    更夫的梆子声在雨夜格外清亮,惊飞了檐角栖息的夜鹭。

    沈清霜将文件折成三折,塞进贴身的肚兜里

    ——

    那里还贴着苏砚秋去年送她的护身符,绣着

    山河永安

    四个字。

    转身时,窗棂上的雨珠突然密集起来,像谁在天上打翻了水盆。

    她隔着玻璃望向东南方,那里的雨幕中,偌大的钟楼尖顶若隐若现,仿佛看见某个撑着油纸伞的身影,正穿过层层雨帘,走向未知的黎明。

    雨滴顺着伞骨在苏砚秋眼前织成水幕,她目送最后一盏灯笼拐进胭脂巷,忽然听见身后传来枪栓拉动的脆响。

    什么人

    巡逻兵的马灯照在她脸上,油纸伞下的面容苍白如纸,却在低头时看见对方靴底

    ——

    正是沈清霜说过的,日军特有的翻毛牛皮靴。

    手指悄悄勾住伞柄机关,藏在伞骨里的短刀即将出鞘,巷口突然传来野猫撕心裂肺的叫声,惊得巡逻兵猛地转身。

    趁此间隙,苏砚秋拐进旁边的裁缝铺后巷,脚底的木屐在青石板上敲出急促的鼓点。

    雨水顺着下颌滴进领口,她却想起沈清霜被囚禁前最后一次见面:戏台上的《桃花扇》刚唱到

    扇底桃花,染就鲜血,大帅府的卫兵就冲上后台。

    沈清霜卸到一半的妆容混着泪水,却在被拖走时向她比了个

    三

    的手势

    ——

    如今她终于明白,那是暗指书房第三排书架的暗格。

    雨越下越大,苏砚秋摸了摸怀里的《昭明文选》,书脊上的密信还在。远处传来零星的枪声,不知是野猫触动了陷阱,还是同志们已安全撤离。

    她收紧衣襟,绣着红梅的布包贴在胸口,仿佛能感受到沈清霜此刻的体温。

    在这漫长的梅雨季里,两个曾在戏台上唱尽风月的女子,正用各自的方式,在墨色般的夜色里,绣出一朵永不凋零的红梅。

    8

    战火中的约定

    硝烟呈暗黄色翻滚,像煮沸的泥浆裹着焦木碎屑,将断壁残垣间的青天染成铁锈色。

    沈清霜踉跄着撞在半面焦黑的照壁上,戏服下摆的月白缎子被碎砖棱角刮出三道毛边,暗红血渍正从膝头伤口渗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她是她的光简介 >她是她的光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