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34章
   这导致汶鲳自身的法理信息含量,要比玄奘多上不少。

    因此,这场论道从一开始玄奘与汶鲳便互换了位置,认为基思法理纯粹的汶鲳,反而法理信息博大。

    法理多元的人类一方,反而出动了法理纯粹高深的玄奘大师。

    当唯识玄奘放开信息收束,展现澄净琉璃如来法相时,汶鲳才发现对方的理念貌似比他更为凝实。

    这可真应了悟空说的那句话,对方有华而不实之能,却无两教真修之力。

    “我观先生有大烦恼无法释怀,恰巧贫僧有断烦恼之能。

    待贫僧施为断诸烦恼,助先生速去法执,脱相(相对真实)见性(绝对真实)。”

    第347章

    灭恶生善,因果锁定

    巨大的佛陀法相伸出手掌,其上附着大般若与大伟力,正觉圆性自显其形,犹如浩瀚恒星般绽放光明。

    心灵战土汶鲳感觉玄奘不像是要助他断绝诸烦恼,而是要一掌将他排散,彻底去除烦恼之源。

    可那澄净光辉中又传出无尽慈悲之意,感其法理并非弑杀残暴之辈。

    “怪了,以慈悲善意行破灭手段,这位玄奘阁下不会是一个法理分裂的存在吧。”

    汶鲳知道玄奘的法理比他更为凝实,在两者碰撞区域有局部的质量优势。

    因此,他将纯真理念化作多层结构,企图以信息厚度,对抗玄奘的信息质量。

    这导致佛陀法相的手掌犹如砸进了流水之中,虽然势如破竹、溅起了一路水花,但也无法将深不见底的水流彻底截断。

    不过,无上大力从不是玄奘主修的方向,而是其圆成实性后,法相自生的威能。

    他真正的攻击原本就是断烦恼、得解脱,在其正觉圆性的加持下,大伟力转化大般若,汶鲳的无数烦恼出现在了他的感知之中。

    何为正觉,即诸法之真正觉智,正觉一念,又谓极乐净土之莲花,即自我之圆满,可见众生之不满。

    何为圆性,即圆满绝对真实,感者可见、可触、可伤、可除,情感如此、烦恼亦如此。

    所以,正觉圆性的玄奘不仅瞬间感知到了诸烦恼,也触摸触碰到了那些比信息更隐晦的心意。

    他从中感受到了欲、念、胜解、定、慧五心境,作意、触、受、想、思五心识。

    不过,这些并非汶鲳真正的弱点,他的弱点从来就是诸烦恼。

    玄奘以正觉之念锚定了他身上的根本烦恼,即贪、嗔、痴、慢、疑、恶见。

    又向下兼并,拨出了随烦恼二十,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憍、害、无惭、无愧、惛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看似汶鲳身上所具的负面情感太多了,其实不尽然,诸烦恼是众生正常的思绪,可多可少,但不可能彻底消除。

    真正能自我解脱者便会自证圆性正觉,化为那一世佛陀,静坐宝莲演化净土。

    很显然汶鲳与佛派走的不是一条路,他的意志中并没有剔除这些烦恼,只是用巨量正面信息将其压制罢了。

    因此,佛陀法相的一掌不仅带出了信息之水,也拖出了烦恼之泥,可以说这一刻是玄奘在降伏汶鲳的心魔,助其纯净心念。

    这便是唯识之义的断恶修善、灭罪生善,其核心为善恶,其决心为断灭。

    粘烦恼、落痴妄、得清净,无数的烦恼思绪在佛陀手中化为黑气,又凝为业力黑莲。

    那不是普通的心灵污染之物,而是汶鲳心中的魔,哪怕它曾经弱小,但凝聚显化后也有了再归腐化之能。

    “汶鲳先生,我为你取此内魔,你可感觉到了自在清净。”

    老实说,汶鲳不仅没感觉到自在清净,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低维世界唯一真神简介 >我低维世界唯一真神目录 > 第13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