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的风,吹散了周母脚边的汇款单。

    周远支起耳朵听走廊私语。......九年前钢铁厂宿舍走水,建国媳妇护着娃烧成炭......那远娃是说是亲骨肉,可当时孩子腿上没胎记......

    黄昏的余晖爬上输液架时,林秀端着搪瓷盆进来。冰块裹着北冰洋汽水,在暮色里凝出霜花。你爸去码头扛活了。她拧开保温桶,芽菜香混着艾草气息漫开,叶儿粑要蘸红糖还是椒盐

    周远别过头,看见玻璃药瓶折射的虹光落在女人虎口。那道疤和父亲的一模一样,都是拇指抵着刨刀留下的月牙形。

    假......少年刚开口,嘴里被塞进块冰糕。小满踮脚举着化了一半的冰棍:张婆婆说心口凉了,眼睛就热了。

    更阑人静时,周建国在面馆八仙桌底摸到暗格。褪色的粮票下压着离婚判决书,日期是1980年腊八节——矿难前三个月。判决理由栏里长期家暴四个字,被指甲反复抠出毛边。

    后厨忽然传来擀面杖的闷响。周建国循声望去,林秀正在月光下揉碱水面,案板纹路里嵌着的年糕渣,像散落的星子。女人忽然哼起哄睡小调:巴山豆,叶叶长,巴心巴肝念我郎......

    瓦檐坠下晨露时,周母出现在巷口。老太太抱着褪色的蓝花布包袱,里头裹着半块玉扣和褪色的长命锁。茶馆飘来新的评书段子:话说这血脉相连未必亲,不是骨肉胜骨肉......

    第六章:玉扣牵缘

    晨雾裹着雄黄酒气漫过青瓦,林秀往门楣插菖蒲时,瞥见周母在巷口转第三圈。老太太蓝布衫襟上别着白栀子,怀里包袱皮露出半截红头绳。

    嬢嬢进屋喝口茶

    周母迈进门槛的刹那,五斗柜上的发条青蛙突然蹦起,铁皮撞翻搪瓷盘。端午供果滚落,露出压在苹果下的泛黄生辰帖——庚申年五月初五卯时三刻。

    小满举着粽子从后厨跑出,脖颈后的淡红胎记沾着糯米粒:婆婆看!四角粽像不像远哥哥的木头青蛙周母手中长命锁当啷落地,锁芯刻着的生辰竟与纸帖完全重合。

    钢厂下岗名单贴在食堂门口时,周建国正给儿子改制轮椅。铆枪穿透钢板的闷响中,他听见女工们嚼舌根:周师傅替林寡妇垫医药费,把家底都掏空......

    面馆后院的青铜釜咕嘟冒泡,艾草香裹着咸鸭蛋在沸水里翻腾。周母颤抖着解开包袱,褪色的婴儿襁褓里躺着半枚翡翠玉扣:八一年端午发大水,儿媳妇抱着刚满月的娃......

    林秀突然掀开灶台暗格。生锈的铁盒里,离婚判决书下压着领养证明——林小满,庚申年端午于岷江渡口拾得。公章红印旁有行小楷:襁褓佩长命锁,锁身刻吴氏宗谱。

    暴雨毫无征兆倾盆而下。周远摇着轮椅冲进院门,手中攥着钢厂补偿协议:爸!他们要拆家属院扩建锅炉房!雷声碾过屋檐,震落梁上悬着的红纱巾,正盖住八仙桌拼合的两半玉扣。

    周母忽然起身舀了瓢糯米,竹簸箕筛得沙沙响:远娃,来帮婆婆包粽子。轮椅碾过满地狼藉,周远接过粽叶时,瞥见老人腕上烫伤的疤——与火灾报道里护婴母亲的伤痕如出一辙。

    黄昏时分,钢厂广播响起下岗名单。周建国在最后一刻冲进雨幕,怀里揣着面馆地契。巷口茶馆飘来新词:说那梁红玉击鼓战金山,娘子军何须让须眉......

    林秀把地契塞回男人衣兜,转身揭开蒸笼。艾草青团腾起的热气里,小满正给周母染指甲花:婆婆的手和妈妈一样,都有月亮疤。老太太腕间的玉扣突然滚落,正卡进林秀虎口的月牙伤痕。

    第七章:钢火柔情

    推土机碾碎铁皮青蛙那日,八仙桌摆出了九宫格。周建国抡起锻钢用的火钳,从滚沸牛油里捞出毛肚,七上八下的脆响惊飞了拆迁办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麻辣烟火暖平生简介 >麻辣烟火暖平生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