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头顶的灰雀。

    周师傅,厂里等您签补偿协议......

    急啥子林秀舀起一勺醪糟倒进钢精锅,毛肚不老,协议不签。红汤溅到拆迁告示上,危房二字被牛油泡得发涨。

    周远摇着轮椅搬来蜂窝煤,炉渣在模具里浇铸成燕子形状。小满蹲在钢渣堆旁种鸢尾,根须缠住半块上海表:远哥哥,废墟里能长春天不

    周母掀开蓝布帘时,正撞见林秀在树洞藏账本。老太太的银簪子挑开蛛网,泛黄的纸页上记着:八三年腊月廿三,购桃木拐五元,赊肉票两斤......墨迹被泪痕晕成鸢尾状。

    嬢嬢尝尝新炒的底料。林秀递过青花碗,指尖烫出的水泡裹着辣椒籽。周母舀起半勺牛油,忽然说:当年媳妇儿炒料,也爱加醪糟。

    拆迁办的喇叭突然炸响。周建国抄起火钳淬进钢水,飞溅的金星在告示上烫出焦痕:锅炉房扩建先问过老子的燕子砚!九十斤的蜂窝煤渣砚台轰然落地,惊得推土机倒退三米。

    暮色染红钢渣堆时,八仙桌摆满下岗工友的搪瓷碗。小满挨个分叶儿粑,每个粑底都印着钢印编号:张叔的七号高炉,李婶的轧钢车间......

    周远在轮椅扶手上刻第六十八道划痕,抬头看见父亲在教林秀锻钢花。铁水泼向夜幕那瞬,女人腕间的红纱巾与火星共舞,宛如当年洪水中翻卷的浪。

    更阑人静时,周母摸出金条放进鸳鸯账本。月光爬上树洞里的翡翠玉扣,照见账本末页新添的条目:八八年清明,收母亲吴氏传家金,购鸢尾花种三十斤。

    第八章:千年炉火

    洛阳铲带出第一抔朱砂土时,林秀正在遗址旁支起九宫格。考古队领队的眼镜片上腾起火锅雾气:大姐,这锅底配方有两千年历史吧锅沿浮着的野山椒,正与探方里出土的炭化辣椒籽遥相呼应。

    周远转动轮椅碾过探方线,金属轮毂突然被什么硌住。拾起的青铜残片上,巴郡林氏的虫鸟篆与翡翠玉扣纹路严丝合缝。耳机里《柳荫记》唱到千年铁树开花日,广播突然插播:经鉴定,汉代冶铁炉渣含川椒DNA......

    周母的银簪在防护栏前突然自鸣。老太太颤巍巍指向3号探方,青铜甑里凝着层琥珀色晶体——检测报告显示竟是东汉年间的糯米酒糟。小满用棉签蘸了蘸,在发掘日记本上画了朵四瓣栀子。

    嬢嬢看这个!实习生举着带齿陶轮跑来。纹路与面馆石磨完全一致,只是缺口处卡着片生锈铁皮,放大镜下显出模糊的上海字样。周建国用火钳拨开炭灰,露出半截玉扣模样的坩埚盖。

    暴雨突至时,考古棚里飘起醪糟香。林秀舀起甑底结晶化入红糖水,周母抿了一口突然老泪纵横:这就是儿媳妇怀孕时最爱的甜酿......雷鸣撕开夜幕,闪电照亮探方壁上的人形拓印——孕妇护腹的姿势,与火灾报道照片如出一辙。

    周远在应急灯下拼合青铜残片。放大镜聚焦处,林氏二字逐渐扭曲成现代汉字,竟是份铸铁锅的保养秘方:每月以牛油浸润,可保千年不腐。他忽然想起生母照片背景里,那口永远锃亮的老铁锅。

    拆迁办再来时带着文旅局长。林秀从九宫格捞出发酵豆腐,红油正渗进青铜甑的裂缝:两千年前老祖宗就在这炒底料,拆了怕是杜康都要掀棺材板。小满适时递上检测报告,辣椒籽化石在塑封袋里红得耀眼。

    周母解开蓝布包袱那刻,千年炉火正巧复燃实验成功。传家金条熔成金箔,裹着翡翠玉扣嵌进遗址说明牌:此处曾庇佑巴郡林氏五代炉火,今有周林两家续写新篇。

    第九章:川流不息(大结局)

    年夜饭的蒸汽熏花了摄像镜头。周建国扶着八旬母亲坐上主位,青铜陶釜在电磁炉上咕嘟冒泡,汉代的糯米酒糟混着现代毛肚在红汤里沉浮。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麻辣烟火暖平生简介 >麻辣烟火暖平生目录 > 第一章